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剩餅餘魚 加入我的百寶箱 轉寄好友
愛是不輕易發怒的


「脾氣」這東西,像火藥,埋藏在人性中,有的人埋藏淺、易爆炸,有的人火藥比較少,但世上沒有不發脾氣的人。然而聖經說: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原來「愛」是治療脾氣的對症良藥,我們的心若能被神的愛澆灌充滿,順從聖靈並倚靠救主的能力,有何難哉? (joy 摘要)



一、「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創世記四章6節)

世上沒有不發脾氣的人,誰不會發脾氣呢?這用不著否認。因為罪從一人入了世界,始祖亞當的長子該隱,就是有名的「發脾氣」的祖師,他向弟弟無理的發怒,被神責問:「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但該隱竟不知悔改,不甘俯首低心,被責之後,在妒恨的怒火燃燒中,終於爆炸出天下第一字的殺人大罪來,就是把他的弟弟亞伯殺了。

發脾氣在人類史上的根源既如此古遠,這種根性,可說是與生俱來的。它幾乎成了我們一生最難控制的危險傢伙,雖然我們都不歡喜發脾氣,立志要戒絕它,但當它碰著小小導火線的時候,仍常一觸即發。原因是,「脾氣」這個東西,好像火藥,它埋藏在人性中,有的人埋藏得特別豐富,他就成為隨時隨事容易發怒生氣的人。有的人火藥比較少,他就被稱為所謂容忍和氣的人,但並不是說他不會發脾氣,不過他的爆炸性比較遲緩和微弱而已。

發脾氣就是心中憤恨不平的發洩,遇著不如意的事,則對事而發;遇著被人逆撞或敵擋時,則對人而發。在這人事紛紜環境複雜的世界上,要事事順意,人人逢迎,這是不可能的事。若對事對人,稍不如意,就輕易發脾氣,則將發不勝發,就是芝麻大的事情,也足以惹起心中的怒火,於是一怒為平,一怒又起,害得理智昏昧,言行暴戾。這樣子不但對人對事,毫無裨益,對自己立身處事的品格,以及身心的平安,更是莫大的威脅。


二、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四章26節)

聖經的教訓真奇妙,世界上有不犯罪的生氣麼?其實在性質上來說,「生氣」與「犯罪」可能分開。生氣只是心中憤恨不平的發洩,若能發洩得有情理有節度,可以不至犯罪。但「憤恨不平」不一定都是合理的,該隱的憤恨,是因為亞伯的供物被神看中,自己的供物神看不中,因此向亞伯大大發怒,其實就是向神發怒。亞伯並沒有錯誤,神悅納亞伯的供物更沒有錯誤。該隱所用供物的原料不合,自己有錯誤,仍不虛心改正,反而滿心憤恨不自節制,終至犯罪被神趕逐。請注意,我們在神面前,看見別人為事奉主所作的善事,應該尊重效法,切不可因為別人所做的比自己更多更好,認為有損自己的虛榮和體面,而生妒恨,亂發脾氣。須知不合情理的脾氣,神必責問。祂不但監察發脾氣者的內心,也注視發脾氣者的臉色呢。

聖經並不絕對禁止我們生氣,因為神知道人性中原都有多少「脾氣」的成分,在做小孩子的時候就是如此。人當生氣的時候,常說是「忍無可忍」,果真到了無可忍的地步,則生氣固有其迫不得已的情由。但究其實,許多人生氣並非真正到了無可忍的地步,往往可忍而不忍,於是一發而不能自制。所謂「髮指眥裂」雖然形容得有些過分,但有時「暴跳如雷」,咆哮得好似一頭獅子,臉色變得通紅或鐵青,隨著而來的便是爭吵,嚷鬧,咒罵,詈謗,摔毀,打架,兇殺。這樣一來,和平的鴿子豈不驚嚇得高飛遠離而去麼?留下來的是一場慘痛的損失,心身的創傷,情誼的破壞,法律的懲罰。所以我們處世待人必須善用「容忍」二字,更要緊的,在面臨生氣的一剎那,儘可能把「容忍」的時間拉長,一再地拉長,這樣決心訓練幾次,習慣之後便能「不輕易發怒」,必然得著益己利人的寶貴收穫,後福無窮。容忍的果子先苦後甜。正如我們救主耶穌基督,忍受了罪人的頂撞,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的右邊(彼得前書二章22-23節;希伯來書十二章2-3節)。


三、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四章26節)

古諺云:「不能發怒者是一個愚人,蘊怒而不發者是一個智者。」其實愚人也會發怒,而蘊怒不發卻是 智者的氣度。箴言十四章二十九節也說:「不輕易發怒,大有聰明;性情暴躁,大顯愚妄。」智者因為能預見到發怒的種種不良後果,所以寧可忍一時之氣,免千日之災。但生氣有裡外之別,有時爆發出來,有時卻含蓄在裡面。表面上忍一時之氣,固然是好,但把怒氣隱藏在裡面,長時間侵蝕著自己的心靈,其害甚大。聖經所說的「含怒」,就是指人把脾氣隱藏在裡面,明明心中燃燒著妒恨的怒火,卻強作笑容。既以笑容向人,對人在表面上沒有什麼不利之處,但對自己身靈的健康卻是非常不利的。含怒可使胃酸大量湧進,也能毒化血液,為什麼我們甘願慢性自殺呢?聖經曾多次提到「陰毒」一詞(哥林多前書五章8節;以弗所書四章31節;彼得前書二章1節小字),它就是因為含怒太久在裡面醞釀而成的。「陰毒」是心靈的癌病,非常難治。所以「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主耶穌說:「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神賜給我們安靜的晚上,給我們舒適的休息,為什麼把脾氣帶到床上,害得我們輾轉失眠呢?


四、學主柔和謙卑的樣式(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

主說:「我心裡柔和謙卑。」這是基督徒必須修養達到的境界。人類的天性都包含著「今生的驕傲」,稍有一些財富和權位,傲性和虛榮心就會作怪起來。發脾氣多是從傲性和虛榮心孕育而生,不容許別人的功績或好處勝過自己,也不願自己的體面受到虧缺。「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母耳記上十八章8、9節)。掃羅雖身為國王,但氣度很小,不能容納別人,他向大衛無理發怒,以致失去理性,雖明知神與大衛同在,卻偏要常作大衛的仇敵(撒母耳記上十八章28、29節)。我們今日要因此受警惕,抑制自己好勝驕妒的天性,學主柔和謙卑的樣式,在心性上改變成主的形狀。我們既在主裡面成為新造的人,就當藉著聖靈的更新能力,澈底地改變不好的脾氣,而得以在神的性情上有分(彼得後書一章4節)。


五、無緣無故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馬太福音五章22節)

發脾氣也有無緣無故的麼?這話也許有人認為不合事實。但主所說的並非言過其實,我們必須瞭解,世界上確有無緣無故向弟兄發脾氣的人。所謂「遷怒」,就是把脾氣遷到沒有得罪自己的人身上來發作。在家庭中常見妻子與丈夫吵架,卻拿兒女來出氣,無端端的給他們打罵一場。又常見朋友中甲對乙生了氣,而丙與乙的感情很好,如是甲對丙也附帶的加以怒視,甚至出言譏誚侮辱,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向弟兄動怒麼?再者,當弟兄很和氣的跟我洽商一件正當的事,或有所請求時,我因為在成見上一向厭惡這個弟兄,一接談就冒火發脾氣,言色俱厲,與人難堪。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向弟兄動怒麼?凡怒氣動得不合情理,以及遷怒別人身上,必難逃神的審判。願神憐憫我們,赦免我們一切不知不覺得過犯。


六、愛是不輕易發怒(哥林多前書十三章5節)

世上所謂有「涵養」的人,大概不輕易發脾氣。我們基督徒對於屬靈涵養工夫,豈不應該靠著住在我們裡頭的聖靈來作成麼?我們切不可為自己的脾氣辯護,美其名曰「義怒」,須知「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各書一章20節)。父母為愛兒女常加管教責備,這自然合理。但聖經說:「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以弗所書六章4節)。中國聖賢也說:「父子不責善,責善則離。」這都是教訓我們作上輩的人要做得有氣度有情理,好叫下輩敬愛親信。作父親若對兒女亂發脾氣,作婆婆的對媳婦亂發脾氣,縱使兒媳表面上懾服敬畏,裡面若沒有愛,還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

聖保羅在林前 十三章所論的「愛」,是治療脾氣的對症良藥。我們裡頭若有「凡事包容」的愛,若有「不計算人惡」的愛,若有「恆久忍耐」的愛,若有「不嫉妒」的愛,若有「不自誇不張狂」的愛,若有「不求自己益處」的愛,若有「凡事相信」的愛,若有「恩慈」的愛……有了以上各種「愛的涵養」,就是內心被神的愛所澆灌充滿,在性格上自然會起變化,由輕易發怒,而變為「慢慢的動怒」,每次若能慢慢的動怒,可能就不會發怒了。

一個重生的人,並不是不會發脾氣,我們雖然有了屬靈的新性情,但舊人的活動仍存在著,這舊人應該交給十字架受對付,把舊人釘死,則壞脾氣方有澈底根除的一日。我們若順從聖靈並倚靠救主的能力,有何難哉?(一九五七年四月十八日)




(摘自郭子嚴撰《郭子嚴長老專輯》:聖靈報第八一期,1983年9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