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喜信家庭 > 喜信福音>信仰入門-進入聖經的世界(上冊)
書名:進入聖經的世界(上冊)
作者:林大煜等 編者
發行:腓利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1998年9月
約拿書
■作者 上一節 下一節

本書作者是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約拿(王下十四25),意思是「鴿子」。
■時代背景 上一節 下一節

本書約在主前825至785年前後,於本國以色列所寫。另一說為主前800年至760年間。二者資料前後相距25年。但都認為是耶羅波安第二在位期間,當時以色列國已久無先知,神的啟示稀少,百姓生活墮落。
■主題事奉 上一節 下一節

本書敘述約拿對神的差遣之反應,約拿是先知,職責是服事神。故一般將此書看為「事奉篇」。從他順從神差遣的前後過程中,所隱示的各種心態及立場,是當今願意服事神的人,所要引以為鑑的。
■分段 上一節 下一節

本書有四章,按其內容可分成四大段落:

一. 約拿初次對命令的反應與結果(一1-17)
二. 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二1-9)
三. 約拿再次受差遣的情形(二10-三10)
四. 工作後的約拿(四1-11)
■研讀提要 上一節 下一節

在約拿書中,表現出神對先知的愛和教育,也看出神喜悅接納人的悔改。全書的中心,是約拿的各種反應;其間很巧妙的提示,當今服事者對自己的各種心態要覺悟的地方。

全書可分為十六段,作為事奉的參考。因為本文是導讀,所以全文採用「問題」的方式,供讀者思考:

一. 話臨約拿(一1-2)

神的話是為基督徒的「動向指標」,不要以為和生活沒關係,當學習尊重神的話。

話臨約拿;這是本書的開始,也應是對神服事工作的起點。個人可思考:參加聖工是為了什麼﹖

神對約拿的指示很清楚:「你起來,往……。」給他行動指示、目標指示,告訴他工作的態度及環境。人若建立在真理立場中,對於事工的感受,必定很清楚,不至於模糊,而常陷在我該怎麼辦的困擾中。

此話背後也是提醒服事者「覺悟」的問題,主耶穌告訴門徒:「……你們如入狼群的羊……」這些話提醒我們要覺悟什麼﹖試問:你對教會聖工的特性有何了解﹖有更徹底的覺悟,可促使將來工作上更安定。

後半段提到:「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這是神差遣約拿去的原因。也意味著做聖工是為了滿足神的需要。是的﹗在工作上,我們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工作欲望,還是為了滿足神的需要呢﹖

二. 給了船價(一3)

約拿卻起來……。

情緒的連帶影響,常成為違命的開始,雖然付出很大的代價,但與神的旨意不同,結果反而使自己更遠離神(尼尼微和他施是反方向)。

約拿有付船價的力量,但他把這力量用在那裡﹖我們是否也用「恩賜」來逃避神呢﹖

此段對服事者有三大警誡:

﹙1﹚ 辨明巧合的事:「遇見」(一3)原意巧合。
﹙2﹚ 不因有同伴而鬆懈。「與船上的人……」。
﹙3﹚ 目標相同,仍要儆醒。(約拿想逃到他施,剛好有船要去他施)。

像約拿這樣的「行動」會使自己更無知。我們當使工作蒙福,不可因工作而更無知。

三. 在底艙沈睡(一4-6)

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水手便懼怕……。約拿已下到……。

神要提醒約拿,但約拿已陷在「固執」中,所以不能感受到。甚至於比外邦人更不覺醒。到後來被外邦人提醒,這不可恥嗎﹖

試想:為何在大風浪中,約拿能睡﹖此舉在事奉中有何涵意﹖

四. 因誰的緣故﹖(一7-10)

這是一個質詢。很可嘆,竟是因為一個信主的人的緣故。一個服事神的人,在人群中應該是什麼角色﹖

在追究責任當中,眾人第二次向約拿質詢。然而,約拿卻陷在一種「自我陶醉」中。豈不知風浪的禍首,就是那個「我」。

此段亦可看出,神為了造就工人,所付出的代價,試想:此時,神在等候什麼﹖在工作困擾中,是否有同樣的意義呢﹖可知神為了造就你,作了那些安排﹖

服事者不可因面子問題,任憑情緒作怪而欺騙良心,也不可因自己在聖工上有某種職位,就認為失敗的時候沒有責任。

五. 眾人竭力盪槳(一11-13)

眾人知道癥結所在時,再次向約拿詢問,此時約拿才覺悟過來。但眾人出於「宗教心」不敢傷害約拿。所以竭力盪槳,但結果呢﹖

服事者理當去除不完美的「宗教心」,如愛心、熱忱等,若無真知識,僅是無意義的宗教心。

此段也提醒一個觀念:不要以為自己明明是為神大發熱心,就一定是對的。因表達之後的結果,常和原來心中所想的不一樣。這應坦誠接受,不必逃避。

六. 將約拿拋入海中(一14-16)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應是很積極的態度。

在眾人面對現實,處理癥結後,風浪平靜了,多奇妙﹖此事可依三部分思想:

﹙1﹚ 將約拿拋入海中,於同船者身上,表現出了什麼﹖有些時候聖工的完成,是因為工作者的改變。
﹙2﹚ 在事蹟上,此時的「約拿」要代表什麼﹖若能除去不完全的心,必可享風平浪靜。
﹙3﹚ 將約拿拋入海中這事,以約拿個人來看,可以給我們什麼勉勵﹖作聖工有一個很微妙的意義:就是讓人有更多面對自己的機會,此事服事者不能不把握。

七. 吞了約拿(一17-二1)

這是不順命的結果。但是在整個服事的過程中,此事有一個很重要的含意:「隱藏的功夫」。

耶和華安排了一條大魚……。這是隱藏的開始;為什麼需要從神的安排開始﹖「隱藏」的目的是什麼﹖

約拿若不被吞掉,則漂浮於風浪中,那麼結果必死無疑。隱藏起來,表面上與自己工作的志向完全相反,是痛苦的掙扎。然而神卻用這種苦難保守人。你有這種歷練嗎﹖再從本段想一想:何為真實的隱藏﹖

八. 約拿在魚腹中﹙一﹚(二2-6)

這一段描述神的結果和心境。神要人從苦難中,認清自己。同時本段也表現出隱藏應有那些功夫:

﹙1﹚ 認清自己的無知:(2-3)無知的結果。
﹙2﹚ 接受自己存在的事實(4-6),被神驅逐的結果。
﹙3﹚ 重新肯定神的救恩(6)。

約拿是先知,必能知道神救恩的情形,為何在魚腹中還要如此﹖這在心志的歷煉上有何含意﹖

約伯是一位認識神的人(伯一1),但患難中,卻需要以利法再次的提醒他:你要認識神……(伯二十二21-22)。此涵意之深奧,是服事者要多方深入體會的內涵。

在此可以講一句話:不要以為你是事奉者,就一定認識神。你認同嗎﹖

九. 約拿在魚腹中﹙二﹚(二7-9)

從二章二節到九節,有二十四個「我」字,這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表示。在得意中,是驕傲的表現。在悔改中,是徹悟的過程:由悔改而醒悟,由醒悟而自覺,由自覺而仰望,由仰望而立志。

本段繼續談到隱藏的第二個功夫:

﹙1﹚ 抑住迷失的我(7上)
﹙2﹚ 深入的禱告(7下)
﹙3﹚ 學習處在孤獨中(8-9)
﹙4﹚ 重拾失落的心志(8-9)

你可否用自己的經歷來體認以上的內容﹖

在信仰上,從這裡可以談一件事:以我而言,我是傳道,我可以從聖經說出什麼是救恩,或者從過去經驗印證救恩。但是否更應該「站在今天」,看救恩是什麼呢﹖

十. 吐出約拿(二10)

這是很重要的一刻,在服事上稱為「復出」,在聖工上能否有實質的開始,端看是否「復出」。約拿經過深入的隱藏,神看時機已成熟了,就吩咐大魚將約拿吐出來。可見復出建立在隱藏的功夫。

隱藏與復出,都是出於耶和華。神鑑察人心最了解人。以約拿書來看,這一點在服事上是很強調的事,欲得到美好的工作果效,就要看個人有隱藏的功夫否﹖有復出否﹖

約拿在魚腹中,徹底的改變了心志,這是復出的基礎。復出不是人的激動,是一種很穩定的情況,如約拿被吐出,是在旱地上。

作聖工不是用「著急」去完成的,經上說:人的血氣不能成就神的義,又說:耶和華在錫安安放一個根基,……信靠的人必不著急。

隱藏到復出,是任何一位聖工人員都要細心去體會的過程,求主帶領我們。

十一. 話再臨約拿(三1-3)

復出之後的約拿,再次得到神的差遣,這時他的反應就不一樣了。第三節說: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

這裡面告訴我們,經過神的熬煉以後,神會再賜給我們機會,可見在軟弱中,不可灰心喪志,當積極的體察各種環境存在的價值。

這一段的結果,也讓我們看到一個結論:熬煉很苦,卻修正了工作的方向。人未經過雕琢,很多時候,在工作上雖然是強調真理,但實際上卻是個人的觀感。換句話說:每一個參與聖工的人,都必須先經過神的磨練。請問你敢接受嗎﹖

十二. 約拿進城(三4-5)

尼尼微城是個極大的城,必須走三日才能走完,約拿只走了一日,就成就了神的工作,何等奇妙﹗這要表示什麼﹖

有人在立定心志,開始工作的同時,工作就蒙神祝福,完成了。這是同樣的道理。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慎思明辨,神所要的到底是什麼﹖

本段告訴我們,一個「得力的事奉」,所要具備的三大要素。試推想之:

十三. 都披上麻布(三6-9)

本段記載約拿進城之後,所得到的果效。可作為今日一個團體能否蒙福的參考:

在神的帶領中,促使國王接受,而且國王以身作則,建立了悔改的榜樣(下了寶座、脫掉朝服、披麻蒙灰),才達成全國的悔改。

此事有一個問題值得思索及作為服事上的提醒:

王所建立的榜樣是什麼﹖
△同是僕人,為何想高人一等﹖
△在工作中,表現不出「我」,為何漸漸無心﹖
△你認為聖工是什麼﹖

尼尼微人的悔改很徹底,而且有一個很難得的精神,值得效法:他們如此的悔改,能否得到神的憐憫。本身是沒有把握的,所以經上說:「……或者……也未可知」。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本有著很積極、徹底的心改變自己。雖不肯定,卻不失望,表示著他們履行責任,不問明天。這種慷慨進取的心,特別值得今日效法。

在功利潮流的影響中,人常因「沒什麼好結果」,而放棄該作的事。人常必需用「有美好光景」的結果,來刺激自己的工作意願。這裡告訴我們:聖工上不可如此。

十四. 約拿大大不悅(三10-四2)

神喜悅罪人悔改,不喜悅惡人的死亡。當神看到尼尼微真的悔改之後,也馬上表現出這分慈愛、憐憫的心。

第十節這裡,不是表示神不信實,用降災禍來想恐嚇人。因在聖經上看到,後來尼尼微人又墮落,結果就被神完全毀滅了。這裡所要表示的重點是:人的行為,會改變神的預定。也就是說;在救恩上,人是變數。

惡人悔改了,神能重新接納,但工人不能接納。這是神對﹖還是人對呢﹖說起來這是一分變質的宗教心,值得服事者防患。我們當以耶穌的心為心。

約拿在工作完成後,表現出「不悅」的態度,雖然接下去他會說神是怎樣的神,可是前後對照起來,這是支持自己「不去」是對神的理由,並非約拿也能夠有如他所說的那種神的心腸。這顯出人性上的一個弱點:在血氣中雖知道真理,但無法體貼、順服。

此段可提出兩個問題思考:
﹙1﹚ 工人不應當喜悅神旨意的實現嗎﹖你在氣什麼﹖
﹙2﹚ 有必要鬧情緒之後,再為自己找理由嗎﹖

十五. 你發怒合理嗎﹖(四3-9)

約拿用一種激動的情緒向神抗議,拿死來威脅神。約拿所爭的不是「理」,而是自己的「意氣」。前後的抗議就只有一句話,沒有別的。但神愛工人,神動用一切為了造就他。如此一想:在工作上可情緒化嗎﹖能不謙卑順服神嗎﹖要爭到沒話說才順服嗎﹖

約拿既成了「旁觀者」,就無法一起享受工作的快樂,這也是服事者要慎重分辨自己「角色」的地方。試想約拿的情緒反應是屬於什麼﹖服事者有何提醒﹖

十六. 我豈能不愛惜﹖(四10-11)

神已憐憫,還等著看什麼﹖

有時候服事者,好像成了神。

我豈能不愛惜,這是神的示範。提醒約拿在工作上要具備的心,要有「父母心」。

尼尼微人很罪惡,是眾人認同的,但神仍要憐憫他們。這要提醒我們一個觀念:不可用輿論傷害人,真理不一定少數服從多數的。

身為事奉者,你能有父母心嗎﹖你能辨明工作對象與神的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