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愛與學習(九)──在對與錯之間 ◎撰文/北區宗教小組策劃薰芬撰稿 ◎期數:456期 ◎2015.09號

樓梯原本是連接上下兩層的工具,從旁觀看這樓梯剛好是ㄟ字,而它的扶手又剛好是一個磚頭的寬度,還是磨石和水泥砌成的,高度也適中,這常會讓頑皮的小男生覬覦。

安息日的中午,是用完午膳休息的時刻,榮恩在教室裡整理教材教具後,隨手把燈關了,正想休息一下,預備著要參加下午的聚會。

此時外面傳來聲音,「有沒有人,老師們都不在的嗎?」

另一個聲音響起:「噓!小聲一點,等一下會被發現。」接著一陣的互噓聲音,爾後,就有著他們自以為很小的聲音,七嘴八舌的熱烈討論一番,一群小孩終於在達成共識後離開。

在教室裡的榮恩,原本是想打盹一下,卻因這吵雜的聲音而被打斷,不禁興起念頭想著:「這幾個小傢伙,到底想做什麼呀?」他左想、右想,這好奇心一起,也顧不得休息了,跟著瞧瞧去。

才走到樓梯間,榮恩就聽見一樓傳來小朋友的嬉笑聲。「恩多,該你了。」廷威開心的叫著。

榮恩快步地走下樓,還來不及走到,就先看見樓梯下方,一群小朋友們輪流爬上樓梯扶手,然後快樂又刺激地由上往下滑。榮恩看了後,倒抽一口冷氣,正要開口制止時,卻是慢了一步。

「你們這些小朋友在做甚麼呀?」嚴厲的聲音從女休息室的門內傳來,寶珠阿嬤隨即走了出來,順手帶上門。此時,原本歡樂的聲音也停頓了下來,小朋友們推來弄去的聚在一起,大家都沒了聲響,寶珠阿嬤用雷電般的眼神一一掃過。

榮恩不敢多想,硬著頭皮往下走去,正不知該怎麼開口時,寶珠阿嬤開口了:「你們這些做老師的,還不快把學生帶走,是想讓他們在這裡罰站嗎?」

聽到這話,榮恩才發現,原來一旁還有其他的老師。榮恩伸手把小朋友們招呼到面前,讓其他老師先把他們帶走,自己則尷尬地對寶珠阿嬤歉意地點點頭,再連忙跟上眾人離開。

寶珠阿嬤看著他們離開後,隨即又推開房門走進了休息室,心想:「稍微躺一下就好,睡是睡不成了。」

寶珠阿嬤才躺下來,旁邊的人就翻過身來說:「寶珠,那些小孩是不是在玩樓梯的扶手?我聽他們叫那麼大聲,應該是這樣。」

「由紀,妳有聽見他們在吵喔,我以為妳睡著了。」寶珠阿嬤並不想多回答。

同樣已經睡不著的由紀奶奶,接著又說:「那個廷威不是傳道的兒子嗎?怎麼也那麼不懂事,跟著一起吵鬧。哎,都不像我們家的日新,真是乖……。」後面躺著的金枝阿嬤聞言,也翻過身來,出聲打斷由紀奶奶的話。

金枝阿嬤硬著聲說:「如果是妳的孫子在外面玩,妳都不嫌他吵?」

寶珠阿嬤連忙打斷彼此的交談說著:「傳道做傳道的事,廷威是孩子,他做孩子會做的事也沒有錯呀。哎呀!不要再說話,趕快休息,會吵到別人啦!」

× × × ×


寶珠阿嬤的身分是會堂的管理員,這背後有一個奇妙的經歷。在寶珠阿嬤五十幾歲時,曾做過一個很特別的夢,她夢見自己順著路前進,走到一間陌生的教會,接著從一樓爬上樓梯來到會堂,拿起抹布開始整理講台、擦拭椅子、跪墊……。

醒來後,寶珠阿嬤很驚訝自己做了這樣的夢!但看看睡在身旁還在念書年紀的孩子們,內心雖有疑問,卻也沒有多想這個夢境的意義,畢竟龐大的經濟壓力下,不能也不敢多說,只是一笑抿之。

當寶珠阿嬤的女兒們都各自成家後,她已經六十幾歲了,原以為就要安享退休晚年,因為生活輕鬆了,空閒時間也甚多,寶珠阿嬤就到處旅遊觀光,日子過得好不悠哉;但是神的旨意並不是這樣,同樣的夢再次出現。夢醒時,她跪下禱告,這次,寶珠阿嬤尋求神的旨意。

第二天,有位老姊妹打電話給寶珠阿嬤,請她陪同一起去找一位傳道,會合地點就是那位傳道所駐牧的教會附近。兩人碰面後便一起前往,不知為什麼,那老姊妹就是找不到路,寶珠阿嬤卻覺得路有點熟悉,她順著路走再右轉,果然,夢裡那熟識的招牌就在那高高掛著「真耶穌教會」;而這一次,是真實生活中的首次相會了。

照著夢境,寶珠阿嬤邁步進去,往上走,來到會堂,本想要去禱告,這時傳道卻出現了。彼此寒暄問候完後,傳道脫口說出:「寶珠姨,您是要來顧會堂嗎?」寶珠阿嬤傻了。

回家的路上,她心裡想著:「如果這是神的旨意,我必順服。」就這樣,已經退休的寶珠阿嬤,開始她事業的第二春。

× × × ×


當老師們把小朋友帶到教室後,便先將他們安頓下來,讓眾人趴在桌上休息。等榮恩進來正要跟大家商議這事時,外面有人直招手,榮恩出去查看,原來是幾位媽媽前來關切。

榮恩跟她們說明事件的經過,清楚地強調說:「把樓梯的扶手當成溜滑梯是一種錯誤,扶手沒有支撐,終點並不安全,一旦有了閃失,必定會發生意外,這個行為是危險的。」

當媽媽們知道沒有孩子受傷,大家的心情就輕鬆多了,至於事情的對與錯、該不該處罰,大家意見分歧,心情也各自不同。

雖然大家也有一致的看法,認為沒事就是最好的事。但,也有人憂心,在休息室內午休的老人家,不知有沒有被打擾到,如果自家長輩也在裡頭休息,那就……該糟了。

傳道娘則憂慮的想著,兒子的調皮會不會影響傳道的清譽,還有福音事工……。

日新的母親卻是表示,我們家的孩子是乖到不行、膽子又小,一定是被別人拐帶去玩的……。

此時,恩多的母親也前來關切,大家把事情原委都告訴了她,但不管大家的說明為何,話一入她耳中,都變成了「寶珠姨修理他們家恩多」。她生氣的說:「寶珠姨憑什麼?她憑什麼管我們家恩多,還不是老到沒人要才會來教會工作……。」

旁邊的媽媽們都不搭腔,大家都明白,只要是跟恩多有關的事,她都很敏感,有時甚至不能溝通,不小心的話,還會引起戰爭。

終於,媽媽們有了新決定,待下午聚會完後,再去問一下寶珠姨,看她有甚麼說法?(雖然大家都整個很心虛……)。至於小孩的部分,則是先委託老師曉以大義,再各自回家告誡或修理。

× × × ×


趴在教室桌上的恩多,用手肘推一下廷威,很憂愁的說:「寶珠阿嬤真的生氣了嗎?」廷威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其他聽到這話的人,也一齊搖頭,帶頭的日新則是默不出聲。

下午聚會時,榮恩把他們一起帶上,平常這幾個吵鬧慣了,現在是分外安靜,讓榮恩格外不適應。

會後,小傢伙全不見了,榮恩急忙四處張望。然而會堂裡,人已散去,就是沒有他們的蹤跡。

榮恩連忙下到一樓,見到幾位媽媽已經聚集在一處,而寶珠阿嬤則正忙著在整理東西。榮恩還沒開口問,卻已看見恩多、廷威……,他們都在寶珠阿嬤的身旁。

只聽到廷威大聲說:「寶珠阿嬤對不起,我們吵到您了,害您不能睡覺,可是我們有小聲啊,對不起啦!」

寶珠阿嬤放下手中的工作,看著他們說:「我沒有生氣,我是很難過,你們這樣玩那個樓梯的扶手,你們喔!都不知道轟,如果不小心摔下來就會受傷,這樣我的心會很痛,我不要你們受傷呀!」寶珠阿嬤用著台灣國語很認真地說,小朋友們聽了都不再說話。

直到恩多帶著不好意思的表情說:「好啦,我以後不要這樣玩了啦,對不起。」

一直都不開口的日新也說:「是我啦,是我先找大家一起去玩的,寶珠阿嬤不要不理我,我會乖的,不會皮了。」說完這話,他的頭便低了下來。

一旁的廷威也開口:「哪…嗯…我們、我們幫寶珠阿嬤把教室的椅子搬到桌上,寶珠阿嬤不要生氣,我們是好朋友哩!」其他的人直附和地說:「對啦!對啦!拜託啦!」

寶珠阿嬤聽了好氣又好笑,最後還是說:「好啦,好啦。」小朋友喊:「耶!」紛紛開心地跑去搬椅子。此時的小朋友們心裡知道,行動力比開口說話,要有用得多了。

榮恩本想問媽媽們還有甚麼意見或看法,抬頭一看「咦?怎麼那些媽媽們都不見了。」

一旁的文凱用手肘碰一下榮恩說:「沒事了,我早就知道會這樣。寶珠阿嬤雖然很疼惜孩子,但在對與錯之間,她是很有原則的,這些小朋友們也都知道。」

榮恩打趣的說:「我們更知道。」榮恩和文凱相視一笑,想起兩人要參加大考的那年,每當找不到安靜之處時,就會來教會讀書,那時寶珠阿嬤很明白地表示:「要讀書,可以來,要打混,那就請回。」

在兩人讀書讀到忘情時,寶珠阿嬤會偷偷遞水果或點心甚麼的;當兩人開始打混不認真讀書時,她會板起臉來,叫他們回家,還會教訓的說:「來教會讀書不認真,會考不上好大學,這樣對主耶穌不好,沒有榮耀神……。」

當兩人從回憶中回來後,抬頭看見寶珠阿嬤已經把垃圾打包好了。文凱忽然出聲說:「阿嬤,我們來幫忙拿。」

兩人把垃圾綁緊、弄好,寶珠阿嬤在旁邊直說:「謝謝、謝謝,主耶穌會祝福你們,真是感謝主!」

× × × ×


「成長」向來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在對與錯之間,孩子的心中自有一把尺,因為「孩子的行為是正直清潔」。

每一個事件,都是學習的機會,藉由這些事,孩子才能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家長應客觀看待,不要主觀指導,才能幫助孩子「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讀者迴響


文/家玉


一幅屬神的家庭畫面中,唯有全知全能的神,才能自至高處同時俯瞰每一個場景,知道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在寶珠阿嬤與教會的孩子們,因為一個不合宜的遊戲而產生的互動,間接引出一連串眾人不同的心思意念,帶出不同影響的結果。

故事中,榮恩是一位守分、負責的教員,對於學員在課堂外的活動十分留心,才能在學員犯錯時,對外解釋道歉,對內則像個家長似的,將頑皮的學員帶在身邊時刻叮囑,讓孩子自省,並自動做出之後對寶珠阿姨悔過的行為,令人欣慰。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十九18)。

寶珠阿嬤是一位忠心的僕人,她的忠心自有一段她與神之間不為人知的故事,所以在外人看來,她似乎在照管神家的職分上過於自義。其實不然,就責備頑皮孩子遊戲的事上,其事實的本質是應當責備的,因為孩子們在不對的遊戲時間(午休)及不該遊戲的地方(樓梯把手)進行不該玩的活動(把扶手當作滑梯,身旁又無大人陪伴、注意他們的安全)。

就此一單純的孩子頑皮事件,本應在孩子道歉悔過後過去,但在故事畫面的另一端,一群媽媽們正為自己孩子的遭遇有著不同的心思……。

由紀奶奶:「那個廷威不是傳道的兒子嗎?怎麼也那麼不懂事,跟著一起吵鬧。哎,都不像我們家的日新,真是乖……。」

金枝阿嬤:如果是妳的孫子在外面玩,妳都不嫌他吵?

日新媽媽:我們家的孩子是乖到不行、膽子又小,一定是被別人拐帶去玩的……。

恩多媽媽:不管大家的說明為何,話一入她耳中,都變成了「寶珠姨修理他們家恩多。」「寶珠姨憑什麼?她憑什麼管我們家恩多,還不是老到沒人要才會來教會工作……。」

這樣的對話,即便是當事人的事實陳述,聽起來卻不造就人,它所引發的負面效應就是決定「聚會完後,再問一下寶珠姨,看她有什麼說法?」這樣的質問畫面,不知真正發生時,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感謝主,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讓那群準備去質問寶珠阿嬤的媽媽們,看到孩子們主動向寶珠阿嬤認錯的一幕,結果便自然的散去。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五9)。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弗四2)。

若是這些婆婆媽媽們,在面對孩子遭遇責難的對話是如下:

由紀奶奶:在午休時間又是在玩樓梯扶手,真的不合適,不知我們家日新有沒有在其中,若有,真要去提醒一下。

金枝阿嬤:由紀,妳總是如此律己甚嚴,感謝主,其實妳們家日新不一定有玩,妳要問清楚再提醒,免得孩子感受不好!

日新媽媽:我們家日新也在其中,真是不好意思,我趕緊跟他說,小孩子就是這樣,有好玩的就忘了一切。

恩多媽媽:還好有寶珠姨及時制止,萬一真因為這麼玩而發生了危險,就不好了。

即便自己沒錯,先謙卑地接受別人的善意指正,不是更能贏得大家的和睦相處,讓所有發生在弟兄姊妹間需相互提醒的事件中,都能在「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弗四15)的原則下,讓「凡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