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披荊斬棘孜孜不倦──馬來西亞傳教百年感恩紀念 ◎撰文/蕭約拿 ◎期數:465期 ◎2016.06號
教會發展簡史

1925年10月,來自中國福建的黃提多長老來到新加坡,傳揚得救的福音,設立第一所教會。1926年初胡腓力長老與黃提多長老一起參與跟進工作,此後,另有施以利沙和陳見信等人協助開拓或澆灌。同年4月8日,胡腓力經吉隆坡北上到實兆遠Sitiawan見證真道、施洗;有神蹟奇事隨著,與其他教會辯道;倚靠聖靈、聖工興盛,多人棄假歸真。4月8日至7月7日三個月之久,福音在實兆遠、愛大華Air Tawar、怡保等地傳開,61人受洗。信徒熱心奉獻,供辦神學會、書報等等事工。1927年12月4日怡保教會正式成立,此後福音於19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由宋提多從怡保傳入甘文閣Kampung Koh,而後金寶Kampar等地,金寶教會於1950年代設立。

1927年2月27日,新加坡教會正式成立。胡腓力和陳見信等先後繼續開拓佈道施洗,建立教會。同年7月3日吉隆坡教會成立,工人當中有三位女信徒,即丘馬利亞、楊利百加和江馬利亞,在吉隆坡熱心聖工以外,更蒙聖靈啟示前往香港傳揚福音,促成1929年港九教會始立。1928年1月28日檳城Penang教會成立,7月22日又分設了煤炭山 Batu Arang祈禱所,隔年1月5日成立教會。1930年又分設加影祈禱所,1931年9月5日成立教會。到了1940年代初我們已在雙溪大年Sungei Petani、雙溪穀 Sg Kop、雙溪榴蓮 Sungai Durian(靠近貞德隆 Chenderong)、芙蓉Seremban 等地設立了主要的教會及聚會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12月日軍入侵馬來亞,局勢動盪不安。由於遭到日本占領軍迫害,信徒們雖然再也不便一起聚會,但是即使在這麼艱難的時刻,他們仍然持守住信仰,歷經了神的試煉與保守,信心更加堅固。

組織成長

1.馬來西亞聯絡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教會又開始聯繫起來,並在1947年8月23日假怡保教會舉開了第一屆馬來亞(當時馬來西亞尚未成立)及新加坡的代表大會。在該次會議中亦成立了馬來亞聯絡部,聯絡部的目的主要為鞏固教會之間的關係,一起合作將福音的種子撒遍馬來半島及新加坡。此後,我們看到全國靈恩佈道會在不同地區舉開,每次聖會結束後信徒們總是帶著美好的回憶返家。委員會也進行研究在全國成立青年班的可行性,促成青年聯合會(青年班)的成立,由青年們自己帶領。

1967年本會在台灣舉辦了一個非常具有開創意義的全球性活動──「第一屆世界代表大會」。我們從這次會議中看到全世界的教會都在為聖工披荊斬棘、努力傳揚福音,台灣總會也分享了他們差派工人到其他國家協助聖工的經驗,以及神的帶領幫助。我們感謝神的恩典,馬來亞教會從中受益良多,此後的宗教教育體系也因此而設立,將我們的信仰灌輸給年輕的一代,協助孩子們在主裡的信仰成長,藉由舉辦各樣靈修會和訓練,信徒及教會的領導者在屬靈的素質和智慧上得以提升及強化。其中針對長執、教會負責人、教員的訓練和進修會,都在在提昇了教會領導者的素質。當我們開始在馬來亞有了全職的傳道人時,也意味著我們在聖工上邁開了一大步。

我們於1960至1970年代間共訓練了五位傳道,其中包含了兩位女傳道。他們當中有些已完成了世上的工作被神召回,有些至今還在聖工的行列中繼續事奉。1969年4月18日亞羅士打Alor Setar教會成立,到1970年代中期,福音已被廣傳到巴東色海Padang Serai、馬六甲Melaka、居林Kulim、吧生Klang、和豐Sungai Siput、美羅Bidor、馬口Bahau及新山Johor Bahru,馬來西亞半島的西海岸地區遍設了許多教會。

2.總會

1976年5月30日在吉隆坡舉開特別代表大會時,真耶穌教會西馬及新加坡總會正式成立。總會的成立讓我們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教會聖工的運作及推展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們看到聖工顯著的成長,教會之間的協調及合作更為強化,目標更為一致。信徒和地方教會在財務資源上給予總會極大的協助。教會間,較強大的教會常提供資源幫助較弱的教會,如講員、教員、財政等等。

3.新加坡聯絡處的成立

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都曾被英國統治,獨立之後,新加坡曾加入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一份子,故此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教會的聖工曾經長期在同一個總會組織下運作。甚至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仍然如此。時間久了,兩國在政、經、文、教方面都起了巨大的變化和差異。因此新加坡聯絡處在2000年成立,直接在聯總以下運作,即便如此,我們仍然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偶而我們還會舉行一些活動讓兩地的同靈參加,例如新馬地區傳道者家庭團契、新馬傳道者進修會、傳道娘聖工座談會,以及教會訪問團等。

目前西馬總會共由13位負責人組成,含9位處負責及4位區負責管理。另設有聖職人員會、傳道會和真理研究委員會。區會照管區內的教會,組織與總會類似,分部門以推動聖工。

信徒多為華人,亦有為數約八十名的印度裔信徒。此外在一些開拓區亦有原住民入信,且有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華人都是早期從中國南部的廣東和福建省移民的後代,多從事農業、割橡膠、採礦等較為下層的工作。因為注重下一代的教育,故此生活水平已大幅改善。現在,我們的信徒多來自於社會的中上階層,經濟上已較為寬裕,較喜歡住在城市,已經不住在農村了。

教勢

截至2015年底西馬共有27間教會、2間祈禱所、29個聚會點。此外家庭團契、佈道點和開拓區,遍及四個區域(北區、霹靂區、中區及南區)。





教務部牧養情形

信徒常提出神學與信仰生活疑難。例如,神的主權與救贖的相關性、神性的奧祕。基督徒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習慣及文化與聖經原則的對立,覺得教會為什麼要如此嚴格?質疑真教會的獨一性。

牧養上較難處理的問題為兩性關係。例如,青少年男女關係、成人男女間交往時保守聖潔的問題、婚姻問題,尤其是當有第三者介入時。還有一些世俗化的問題。

我們深覺講臺上所宣講的道理和訊息,有時信徒難以之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這兩年來工作焦點是在鼓勵各地方教會發展出:1.結構性的訪問系統、2.針對軟弱信徒和慕道友的迷羊認養計畫、3.成人團契活動。

前二項工作是要確保迷羊和慕道友得以在較有系統性與持續性的牧養下,靈命和福利得到我們的悉心照料。過去這方面的事工較為鬆散和不定時,現在我們希望可以在這方面為主付出更多心力,使迷羊得到照顧,沒有一個落在惡者的手下。

第三項主要在促進主內一家合一的精神,因為單靠教會的崇拜聚會是不足以建立信徒間的信任與聯繫的,而這又是一個真正的屬靈團契不可或缺的要素。

宣道部

持續指導及監督各教會所有的宣道計畫及開拓方向,培養宣道意識。

大多數的教會都有按總會的要求一年舉開兩次的佈道會,但是唯有持續跟進與關懷,付出人力物力財力與時間,才能看到成績。

原住民開拓區的工作積極,霹靂區的Pengkalan Hulu鎮已有約七十位信徒,所購置的雙層住屋將在2016年獻堂。目前已開展第四個開拓區 Pos Legat的宣道工作。針對在本地謀生的緬甸人的宣道工作持續進行中,已設有專門小組跟進。

宣牧未來方向

為了宣牧工作系統化訓練及裝備工人,如傳道、長執、教會負責人及聖工人員;加強及檢視全國及區域的組織,巡視每間教會的當地聖工,促使每間教會有效率的完成計畫及在聖工上成長;為了聚會出席率及聖工人才的需求,強化團契及各年齡層的團隊;動員及任命信徒協助當地及國外的傳道及牧養工作。

學務部

以往學務部注重藉著較具創意和智慧的教學方法來改善教員們的素質,從而優化孩子們的學習。然而在過去幾年裡我們感覺到這仍不足以確保他們能在真理和聖潔中成長。因此我們訓練了一些具有獻身精神的輔導員,希望可為孩子們提供專屬的導師,在課堂外主動給予牧養。

我們也要求教員們勿僅教課文,而是能夠在指導的同時,為他們提供可接觸聖工的機會和管道。例如初級班學員學外語,一起和青年班學員策劃協調教會的活動。

孩子們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也受到關注,因為這會影響以後他們掌握神學知識和謀生的能力。

結論

回顧過去近九十年的光陰,先輩們披荊斬棘,在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匱乏的條件下,在這片土地上為神孜孜不倦,從魔鬼的權勢下,搶奪寶貴的靈魂。如今不管在硬體設備抑或人員的素質上,還是在行政制度上,我們已漸上軌道,雖面對現今世代環境裡信仰和道德上的敗壞,種種牧養和宣道上的挑戰,我們祈求真神繼續帶領馬來西亞教會的聖工,賞賜諸般的恩賜與智慧給祂的工人們,完成祂所託付的責任,欣喜仰望祂的再臨,得著那永不衰殘,存到永恆的冠冕。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