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你們要在主裡喜樂(四):合神旨意的人際關係(下) ◎撰文/黎為昇 ◎期數:466期 ◎2016.07號
經文進度:腓立比書四章4-5節





再思「在主裡喜樂」

一般來說,喜樂大致上可以簡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從「獲得」所產生的喜樂。這種喜樂是現在進行式的,是來自於外在,例如面對所喜歡的人、事、物、或某種情境,因而流露出快樂的情緒。然而一旦外在的因素消逝,或是因習慣而使快樂的情緒消退時,反倒呈現出失望、虛空的意念。

第二種是從「經歷」所產生的喜樂。這種喜樂是完成式的,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努力,以使願望按照我們預期的實現或改變,是成就感得以滿足所致。但時間一久便也變質為過去式的喜樂,變成回憶的甜蜜,最終也是失落。

第三種是從「生命」本質所流露的喜樂。這種喜樂是現在恆常式,乃是聖靈的果子,是自發的,換句話說,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人生的喜樂並不只是在某種環境裡,也不只是來自於外在,更是在人心裡。這種生命流露的喜樂,能叫你的內心充滿喜樂甘甜。因為要超越環境的影響不是靠自己能辦到的,所以保羅一直強調要靠主喜樂。

這種生命本質上的喜樂,保羅稱為「在主裡喜樂」,此命令之前出現於《腓立比書》第三章第1節,如今在第四章第4節又再次出現。先前筆者曾在第三章第1節一開始解釋什麼是「在主裡喜樂」:第一、即是在主的範圍裡喜樂,也就是當人落在無法喜樂或很難喜樂的情境之中,要靠著主得釋放而喜樂;第二、則是指喜樂的對象為主耶穌基督,也就是「因為神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直譯)」(尼八10b)。這就好像當一個小孩子唱歌時,見到父母愉悅的樣子後,這小孩必定更有意願繼續唱下去,相同地,當某人從靈裡體會到神的愉悅時,便會產生戰勝那些原本無法喜樂的情緒。

此處的「

你們要喜樂」為現在命令式(Present Imperative),有持續不斷、重複之意,並且保羅用未來式「我將要再說」,來表達「我以後還要再說」,希望腓立比人一直都能靠主常常喜樂;換句話說,今天靠主喜樂,不代表明天自然會喜樂,就好像今天吃飽,不代表明天不吃仍得飽一樣,可能還是要持續努力不斷地對付憂愁、壓力、失望等,來讓自己的生命最後結出喜樂的果子,使自己的生命本質包含了喜樂。

另外,「

你們要喜樂」用命令式,也意味這個動作一定做得到,因為命令一個做不到的動作是沒有意義的。例如,命令一個人「飛起來」是無意義的,但假若命令一個人「站起來」,那這個命令式才有意義。或許有人認為當一個人陷入悲傷或是憂愁之時,命令他或她應該喜樂起來也是無濟於事,試問一聲令下便可以改變我們的感覺嗎?但既然保羅命令腓立比教會的同靈要「在主裡喜樂」,即意味著這個動作是可以執行的,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原來,喜樂是可以用意志決定的,當我們論及意志的時候,它必須是建立在有兩種以上的選項之下,而後作出選擇或決定。因此在任何環境中,我們可以決定要喜樂或否,這也是為何保羅要用命令的口吻下達「你們要喜樂」這命令的真正意義。

從謙讓眾人中得著喜樂

第5節中的「

謙讓」,意思是溫和親切地、忍耐地克制想做某件事的衝動,不堅持法律字句或習慣的權利;2換句話說,一位「謙讓」的人將是會做出合理讓步的人,待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並不會堅持要求得一己權益。因此,當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說:「你們的謙讓」時,意思乃指著他們是對的一方來說的,否則他們若是處在錯誤的一方,本當理虧,還有什麼立場說謙讓呢?!

一個常常喜樂的人,一定是懂得謙讓的人;否則那人必定患得患失,他的眼光永遠盯住別人的缺點,必定是喜樂不起來的。一個能夠忍受沒有符合自己期待的環境,或是別人不恭敬對待的人,若有謙讓的心,就能靠主喜樂,否則必然倍覺痛苦了。

保羅認為基督徒的謙讓要「讓眾人知道」,這不是指所做的善事要公告出來讓人皆知。此處的「眾人」,指的是教會之外的人,也就是在不損公義與不求滿足自己權利的原則之下,除了謙虛、忍讓之外,更含有另一種積極的涵意,就是要「讓眾人知道」,我們的謙讓不是示弱。保羅不是要基督徒做一個鄉愿的好好先生,而是在適當的時機下,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的理,將原則先指出來,然後再本著基督公義與慈愛的精神謙讓對方。

例如保羅在腓立比被囚,當腓立比城的長官要釋放他的時候,他亮起他是羅馬人的身分,指出他被打是不合羅馬法律的事實,堅持要官長出面領他出獄;然而保羅並沒有藉此事控訴腓立比城的官長,因此使他們對基督徒有了深刻的印象,進而為腓立比教會開啟不受官方任意干預的基礎。

亞伯拉罕也是,當他向亞比米勒指出他僕人霸佔他井的事實之後,他卻謙讓對方而沒有繼續追究責任,反以吃虧的方式,以贈送七隻母羊羔作為立約證據的方式,與亞比米勒締造和平相處的基礎。

保羅強調「主是近了」,注意不是「主來的日子近了」,而是「主是近了」。「

近了」有兩個意思,以空間角度來說,是指彼此的距離愈來愈短;以時間角度來說,是指某個隨後要來的時間點快要臨到了。有人解釋以時間角度指,就是提醒當主來的時候就沒有機會(約五25-26)。「

近了」在新約聖經出現31次,但出現在保羅書信僅有5次,除了一次指的是時間之外(羅十三11),有三次都是以空間的角度來解釋(羅十8;弗二13、17)。

至於第5節保羅所說的「主是近了」,若以時間的角度來說,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指「主來的日子近了」,正如雅各長老所說:「你們也該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的到來已經接近了(直譯)」(雅五8)。既然主來的日子,一切有形質的都化為烏有,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因為祂必賞賜忠心的,為受屈的子民伸冤。

若是以空間的角度來看「主是近了」,可以說當我們向他人謙讓的時候,主必定能幫助我們,因為祂就在我們身邊,當祂喜悅我們所做的事時,將願意親近我們,使我們更能靠主喜樂。即使我們覺得自己似乎無法承受所面臨的考驗,事實上,聖靈一直在我們身旁扶持,成了隨時的幫助,只是我們的恐懼與擔憂蒙蔽了信心的眼睛,直到我們的眼光被聖靈打開,就像以利沙的學生看見滿山的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一樣,便知道原來「主是近了」。



參考書目:

原文聖經部分

1.希臘文聖經Nestle-Aland 27th edition,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2001.

希臘文字典部分

1.Arndt, W., Danker, F. W., & Bauer, W. (200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Kittel, G., Bromiley, G. W., & Friedrich, G. (Eds.). (1964–).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3.Louw, J. P., & Nida, E. A. (1996).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electronic ed. of the 2nd edition.).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4.Newman, B. M., Jr. (1993). A Concise Greek-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Stuttgart, Germany: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5.Swanson, J. (1997).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Greek (New Testament) (electronic ed.).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希臘文文法部分

1.J. Gresham Machen, 呂榮輝、戴紹曾譯,《新約希臘文》(第四版),高雄:聖光神學院,1983。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