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血氣之刀──用刀?用杯?(下) ◎撰文/郭祝壽 ◎期數:485期 ◎2018.02號
經文:約十八1-11;路二二47-51;太二六51-56

收刀入鞘


經云:「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罷。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

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

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太二六52-54)

我們可由本段經文,看出主耶穌要彼得收刀入鞘的原因,茲簡析如下:

(一)「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

有人認為這是耶穌時代的諺語,旨在表達擅用武力、動刀劍,必會招來報復,惹殺身之禍。

由此,我們也可看出,耶穌不要祂的門徒,以暴力來化解危機(不論武力、暴力,其根源總是出於血氣)。

而且,彼得動刀真的可以救耶穌嗎?!答案很明顯的,此舉不但無濟於事,且弄巧成拙,將壞了神的大計。

耶穌制止彼得動刀之事,讓我們更體會到,彼得愛主、護主情懷的真切,但只求此心的熱烈,並不能獲得主的欣賞與認可;除非更深入明白主心,那麼所付出的行動,必為主所讚賞。

(二)「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

耶穌若想脫離目前險境,即使祂自己沒辦法,祂也可求天父派天使來搭救祂罷,因祂是天父的愛子。

以耶穌時代而言,羅馬兵丁的編制,一營約六千人,故十二營估計有七萬二千人。那麼十二營多的天使,難道不足以解救耶穌於危難中嗎?!

何況,一個天使的能力有多大?我們若根據史料,猶大希西家王時期,亞述王兵臨耶路撒冷,神派使者進入亞述營中,一夜之間殺了十八萬五千人(王下十九35)。

相較之下,猶大所領兵丁,區區幾百人,能奈主何?!如果不是主甘願被捉,恁誰都無法困住耶穌的。

就算千夫長率千人兵丁,與天父所遣十二營天使(72,000)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了。

因此,耶穌在此刻仍是冷靜沉著,一切皆在祂的掌握之下。試想,耶穌是掌握一切的主宰,還需要彼得動刀、奮力一搏,拯救祂嗎?!

(三)「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

祂知道聖經許多地方,預言彌賽亞必須受死的話,定要應驗(路二四25-27)。而且,這些預言背後乃是父神旨意的安排;祂也願意促成這些預言的應驗。

祂說:「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纔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約十二27)。

(四)「我父所給我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約十八11)

前面所討論的,都是偏向主耶穌禁止彼得動刀的原因;至此,將這理念推向最高潮,也是最困難實現、最高尚的動機了,即是──「遵行天父旨意」。

筆者認為,有兩點困難需要克服。第一,要明白父旨;第二,要遵行父旨。

我們詳看經文描述,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太二六39-44)。

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祢的意旨成全。」

先看第一次禱告(39節)。祂禱告的重點是「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這杯當然是指十架苦刑的痛苦。十架之刑,光是想像就令人不寒而慄;何況要親身去擔當。所以耶穌會這般祈求,如果可以避免的話,就讓我不要親嘗。

耶穌偉大之處,在於「不要照我(自己)的意思,只要照祢(天父)的意思」。

即使前半句表達主耶穌自己心裡的企求,但祂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父神的想法;所以下半句祂補充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偉哉!耶穌!

即使處身於憂傷要死的危境中,仍舊奉神旨為圭臬。

第二次禱告(42節)。祂說:「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祢的意旨成全。」

與前面重點,有些不同;這次強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清楚標示若天父計畫如此,定要祂喝;那祂將何以自處?

祂說:「願祢的意旨成全。」

即使違背自己初衷,祂也願意順服!明知十架苦杯是何等艱辛,祂也甘願飲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路加福音》在本段中,強調主耶穌的禱告狀況: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加添祂的力量。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路二二43-44)。

觀察耶穌的禱告,其內心傷痛,外表懇切,不單流汗,且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如此迫切祈求,難怪有天使顯現,加添祂力量。

因此,主耶穌能明白神旨,遵行神旨,實乃經過傷痛禱告後,所得之效果。此誠為信徒立身處世的模範:透過禱告明白神旨,遵行神旨。

「父所給的那杯」(約十八11),當然是指十字架的苦難,這苦難是指著耶穌為了救贖世人,所須受的十字架代贖之苦刑。

這個救恩,保羅被神啟示,講得非常清楚;他說,神──

用啟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奧祕……這奧祕在以前的世代,沒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著聖靈啟示祂的聖使徒和先知一樣。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弗三3-11)。

保羅強調此救贖計畫,是神在創立世界以前所定(弗一3-10),而此計畫的完成,就是藉著主耶穌在十架上所流的血(弗二13-16)。

因此,當主耶穌面對羅馬兵丁要捉拿祂的當下,祂知道「時候近了」,天父從創世以前所預備的救贖大計,已經快落實在祂身上了;祂不能因著懼怕而逃脫,否則天父長久以來的計畫將落空,千百年來無數先知的預言,也將不能應驗;甚至所有世人,從此就失去盼望,永世不得翻身!

再看一次祂的禱辭:

我現在心裡憂愁,我說甚麼纔好呢?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父啊,願祢榮耀祢的名。

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說:

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十二27-28)。

「父所給的那杯,我豈可不喝呢?」

既知那杯是什麼,又是天父所安排「給我」的,我豈可不喝?

每個人都有父神所安排的角色,除非你不清楚,否則應將那角色扮演好;耶穌明知祂眼前是苦杯,是患難,是犧牲;然而祂卻「遵從主旨」,坦然接受!

若相較彼得,面對危機,憑血氣之勇,沉不住氣,動刀一揮,只是無謂掙扎;難怪,耶穌要他「收刀入鞘」!

各位同靈,在信仰上遇艱難的時刻,請問,你是如何化解?是「用刀」嗎?還是「用杯」呢?!是憑人意?抑是順神旨?!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