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不義管家的比喻──從榮辱文化的觀點詮釋 ◎撰文/恩沛 ◎期數:444期 ◎2014.09號
一.前言

《路加福音》中的「不義管家的比喻」(路十六1-13),是一個難解的比喻。其中最大的難題,是對於一個「不義」的管家,他浪費主人的財物,為何竟然會得到主人的「誇獎」?而且耶穌還說他作事聰明,要門徒以他作「榜樣」,要學他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就可以接門徒到永存的帳幕裡去。是否耶穌認同管家的「不義」所為,並且教導門徒行「不義」的事?

「不義管家的比喻」的解釋方法有許多,各有優缺點。以下擬從榮辱文化的觀點來詮釋,或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不義」的難題。

二.經文的背景

這個比喻的上文,是「浪子的比喻」(路十五11-32),兩者間有許多相同之處。例如浪子與管家都是浪費別人的財物,導致生活面臨窮苦的問題。他們都經歷奇異的恩典,前者的小兒子被父親接納;後者的管家沒有被主人要求賠償,也沒有被下在監裡。

這個比喻的下文有二:(1)耶穌對法利賽人的責備(路十六14-17)。法利賽人是貪愛錢財的,他們聽見耶穌所說的比喻,就嗤笑耶穌。因為法利賽人將錢財當作主人,成為今生努力的目標及事奉的對象(路十六13)。耶穌責備法利賽人說:你們是在人面前自稱為義的,你們的心,神卻知道;因為人所尊貴的,是神看為可憎惡的。(2)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路十六19-31)。財主沒有遵照神的吩咐使用錢財,從未使用錢財去幫助窮人;他死後,靈魂在陰間受苦。雖然財主今生是富有的,但死後卻是貧窮的。

《路加福音》的作者之所以將「不義管家的比喻」,安置於「上文」浪費別人的財物,以及「下文」貪愛錢財、不當處理錢財之中,是要告訴讀者,要如何在活著的時候,智慧地處理錢財;等到死亡的時候,就能進入永恆的天國。

三.經文的詮釋

以下擬由四個方向,來解釋這個比喻。

1.述說的對象

這個比喻主要是針對門徒說的(路十六1),但因為法利賽人也在現場,所以也附帶對法利賽人說(路十六14)。

2.「不義」的意義

在「不義管家的比喻」中,使用「不義」來形容錢財(路十六9)。「不義」希臘文的意思是不公義、邪惡、不公正。因為「不義」是阻擋「真理」的行為(羅一18),所以「不義」是與「真理」相敵對的。在廣泛的意義上,「不義」可以指邪惡世界的本質,所以世界上的錢財,可以形容是「不義」的錢財。世界上的官,也可以形容是「不義」的官(路十八6)。儘管如此,基督徒活在這世界上,仍要賺取錢財來養家。人活在世上時,能夠親近神,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這樣的人是真誠的,在他心裡沒有「不義」(約七18)。

3.經文的結構

這比喻的前半段,是第1-7節,是敘述比喻的內容;後半段,是第9-13節,是耶穌對比喻的解釋。至於第8節,是定位段落的關鍵。一般認為,第8節上半段「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是屬於前半段第1-7節的結尾,因而「主人」是指財主。所以「不義管家的比喻」是以「控訴」作為開始,以「誇獎」作為結束。而第8節下半段「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是指耶穌對比喻所作的詮釋,是屬於後半段第9-13節的開始。因為比喻充滿著矛盾,所以耶穌必須對比喻作解釋。而整個比喻的結論,是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因為「神」與「瑪門」是彼此為敵的。

這比喻中有二個敘述「時間」的句子。一個是在比喻的內容,當管家被撤職的「時候」,農民會接他到他們家裡去奉養(路十六4)。另一個是在耶穌對比喻的解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十六9)。這是類比的關係。管家懂得為將來預先作準備,等他被解職的時候,他還可以繼續生活。我們基督徒也要懂得為將來預先作準備,等到死亡的時候,我們就能進入永恆的天國。

在這比喻中,不義的管家具有雙重性:(1)值得我們效法。不義的管家被主人稱讚,在今世的事上做事聰明。耶穌要門徒效法不義管家的智慧,因為他懂得為將來預先作準備,所以希望門徒也能為來世進入天國預先作準備。(2)不值得我們效法。不義的管家是「今世之子」,沒有天國的盼望。他浪費主人的財物,而且篡改主人的帳目,這些都是不忠心的行為,不值得我們「光明之子」效法。

4.比喻的末世觀

經云:「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路十六9-12)

「不義的錢財」指世界上的金錢;「結交朋友」指幫助貧窮、殘廢、瘸腿、瞎眼的人(路十四21);「錢財無用的時候」指死亡的時候;「永存的帳幕」指永恆的天國(路十二33);「忠心」指順服神的旨意;「不義」指違背神的旨意。這比喻中充滿著對比。其中「最小的事」、「不義的錢財」、「別人的東西」,都是指著世界上的金錢,只能在今世使用,是死後無法帶走的,所以不是自己永恆生命的一部分。而「大事」、「真實的錢財」、「自己的東西」,都是指著天國永恆的產業(來十34)。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真實財物,是不能被奪去的(路十42),是自己永恆生命的一部分(提前六19)。

我們在世上的時候,若能按照神的吩咐使用錢財,包括奉獻、幫助窮人,這是為將來預先作準備;等到離世時,就可以進入永恆的天國。所以今生如何使用錢財,與來世能否進入天國,兩者間有密切的關係。

四.經文的難解之處

在不義管家的比喻中,對於管家浪費主人財產的不義行為,主人只是把他撤職;沒有要他償還財產,也沒有將他下在監裡。後來,管家又私自更改帳目,主人卻誇獎他做事聰明。這是經文最不易解釋的地方。以下嘗試用榮辱文化的觀點來作詮釋。

在《傳道書》中記載:「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傳七1)。所以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他們重視榮與辱的文化。倘若一個人在公開場合被羞辱,將比死去更難受,因為這是個人的恥辱。因而每個人都會謹言慎行,竭盡所能地維護個人的名譽。

在不義管家的比喻中,有人指摘財主的管家浪費主人的財物。這是對這位財主眼光和能力的挑戰。因為他聘用了一個不忠心的管家,顯示出他的辦事能力有問題。財主面對這種指控,將使自己的名譽受到羞辱。為了維護他本人的聲譽,財主要儘快作出決定,以解決這個危機。所以財主立即叫管家來,對他說: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這是向眾人證明了財主的能力,他可以當機立斷的解僱不忠心的管家。

面對主人要將管家撤職,管家思考將來要做甚麼?耕地呢?沒有力量;討飯呢?害羞。他費盡心思悟出一些道理,這是解釋比喻的重要關鍵。主人的性情是「公義的」,對於浪費主人財產的管家,要將他撤職。但是主人的性情也是「慈愛的」,沒有要管家賠償財產,也沒有將他下在監裡。管家希望能在被撤職以後,可以繼續生活,所以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主人「慈愛的」性情上。

管家趁著別人還不知道他將被撤職,將欠債的農人叫來,減少他們的負債。欠債人以為是主人叫管家做的,或是管家說服主人做的,因此心中會感謝主人和管家慷慨的美德。管家面臨的結果有二:(1)有風險。主人不同意管家的作法,因而將負債再改回來。此時,農人會罵主人是小氣的,因而使主人的名譽受到損害。(2)好結果:主人默不作聲,接受農人的稱讚,在眾人中得到好名聲;而且管家因為受到農人的感激,會把他接到他們家中奉養。

在東方社會中,美名勝過大財(箴二十二1),有時甚至比生命更寶貴。例如親近鄰舍之妻的人,將使被親近妻子的先生戴綠帽,聲譽受到嚴重的損害。一旦她的先生報復,行這事的人必喪掉生命。她的先生嫉恨成了烈怒,報仇的時候決不留情。不論甚麼贖價,她的先生都不顧;雖然送許多的禮物,他也不肯善罷干休(箴六29-35)。

慷慨是一種美名。管家假借主人的慷慨,施恩惠給農人,換取將來可以被他們接到家中奉養。結果主人得了慈善家的美名,挽回他曾經失喪的名聲。所以他只好接受財產的減少,並且稱讚管家作事聰明。這就像有一位富翁,與朋友一起到餐廳聚餐。他事先被告知,是各人付自己的帳。用餐完畢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說:謝謝富翁的請客。因為富翁已經贏得好名聲,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去付款請客。

對於浪費主人財產的壞管家,因為他使主人得到美名,就受到主人的誇獎。這是主人的格外「恩典」,沒有使他遭受應有的報應。這救恩的故事,正是耶穌基督信仰的核心。對於犯罪的世人,耶穌帶來好消息,只要我們願意相信祂,就能得著救恩。

五.結語

經云:「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6-18)。基督徒所關心的不是如何賺取錢財,而是不要因為貪愛錢財而喪失屬靈的生命。

故此,我們要求神賜給我們屬靈的眼光,能從永恆的角度來認識錢財;不要為了過分追求短暫的今生財富,而喪失將來極重無比、永遠的天國榮耀。金錢只是工具,不是人生的目標,所以我們不要將錢財作為事奉的對象。我們真正的主人是神,我們要以神作為事奉的對象。在末日來臨之際,我們要有危機感,要在今生積極採取行動,為將來預先作準備。倘若我們在今生多多靈修、奉獻、做聖工,如此必有天上永恆的基業為我們存留。


參考書目:

1.葉應霖,〈不義管家的釋經(路16:1-13)〉,華人神學園地,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ScottYip.htm,搜尋日期:2014–4–7。
2.畢得生著,郭秀娟譯,《天國的語言──向耶穌學說話、學禱告》,台北:校園書房,2013。
3.孫寶玲,《逆轉人生的上帝之子──路加福音析讀》,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
4.鮑維均,《路加福音》,香港:天道書樓,2009。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