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喜信社(二)喜信社到二林 ◎撰文/May ◎期數:447期 ◎2014.12號
一.前言──萬事互相效力

六年,可以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步調,卻也可以像這幾年一樣,極富戲劇性變化。回首來時路,總是充滿感恩。因為了解,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祂的作為與預備奇妙周全;因為看見,神親自帶領的校園宣道之路,不像人預想的狹隘難行,反而是越走越寬廣、越向前行越有信心。

由於成長之路特殊,選擇走入特殊教育之路;因為被愛,生命全然改變,因而走入生命教育學習去愛。六年前的自己,以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分,含淚放下一切,決定到台大開設的生命教育學分班進修第二專長,當時,人怎能明白眼前經歷的患難不順遂,竟有神純全的美意?人怎能預知如此不起眼的決定,竟是自己走入校園宣道前的必要裝備?

二.接觸──羨慕善工

大學畢業以來,始終將體驗營工作列入寒暑假的必要行程,也許內心深處,是想藉由擔任工作人員的機會,享受營隊學員臉上的笑容與滿足,略略彌補自己過去學生時代未曾有機會參與營隊的遺憾吧!

從接觸中南區生命體驗營開始,跟著營隊同工南征北討,其實自己總是默默地嚮往,有朝一日能夠鼓勵自己學校的學生參與這樣的營隊;然而,我的學生都是特教班學生,他們沒有能力獨自在外過夜,遑論參與營隊。我的嚮往與夢想,在當時,因為不可能實現而徹底放下。

當大家如火如荼地在各地舉辦體驗營,邀請國中小學生參與的時候,有次與蕭執事談話時得知,他在嘉義高中成立了喜信社,他帶著高中生一起辦理國中小營隊;而宣道與跟進關心的對象,竟然不是國中小學生,而是高中生。

當時,認真地看了執事安排的營隊課表,才明白自己即將擔任的角色與任務:要在高中生承辦籌備營隊的期間,擔任持續關心與輔導的角色;在工作人員每天的晚間充電時間(喜信精神)中,透過聖經故事分享正確的價值觀;在晚間的專題分享裡,加入信仰分享,進而鼓勵孩子體驗聖靈。

這樣的方式,其實對高中生而言相當有吸引力,他們可以從一次次的營隊中學習如何志願服務、團隊合作、培養領導才能,也因為「志願服務」的機會,他們不只是願意來、喜歡來,甚至是呼朋引伴一起來。

另一方面,因為這樣的情境,讓信仰變得更生活化,分享信仰變成一件相當平凡、自然的事,例如營隊期間遇到的所有困難,大家一起放在禱告中守望祈求;用餐前全體高中生輪流帶領悟性禱告謝飯,學習感謝上天與同伴;甚至因為朝夕相處,跟進的時間拉長,有很多機會可以彼此分享、溝通觀念、引導思考真理等。

營隊期間,可以看見主內與社區高中生之間自在地討論營隊工作、聊天互動,偶而穿插信仰相關的問題,相處自在、彼此信任、長時間陪伴關懷,這是福音茶會、定期佈道會等方式無法做到的。

肯定之餘,確實羨慕蕭執事的角色,與校園宣道的機會;想到自己明明是在完全中學任教,卻因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分始終走不出特教班,難免覺得有些沮喪。然而,至今才明白,這樣「小小的渴望」其實神一直都知道,只是祂要我學習等候、交託與放下。

三.投入──走向未知

2008年,當我在感情困境中走不出去時,一位教會姊妹因著聖靈感動,寄來了一本讓我看到書名即刻落淚的書《出去,學飛》。整本書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聖經經節是:「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來十一8)。這段經節,在這六年內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腦海,被聖靈責備、期許、要求、訓練,學習順服、忍耐、放下、憑信前行。

原本渴望早點進入婚姻,卻是被迫放下情感的依戀,只好轉移目標全心投入生命教育學分班,2010年修完學分班課程。接著看到同事陸續進修研究所,我也決定跟著同事的腳步進到研究所繼續進修,神卻讓我在一年內經歷一連串課業與自信的致命打擊,最後才終於明白,研究所不是神要我走的路。

在禱告與徵詢長輩同意之後,2011年六月底,心中決定放棄研究所學業的當天安息日下午,腦海裡出現很清楚的兩項工作:一是辦理所屬教會的詩歌音樂會;二是成立喜信志工社。第一項,在教會同靈的協助之下,於隔年2012年六月順利辦理完成;第二項,則是神不可思議的預備。

「拜託,我又沒有接觸過國中普通班學生,我也沒有接觸過高中部學生,為什麼突然要我成立高中的社團,我怎麼可能會?」畢竟我只有任教特教班的經驗,腦海裡出現「成立喜信志工社」的任務及期待,自己仍然無法完全順服聖靈的聲音。當時的感受是,既莫名其妙,又無可奈何。莫名其妙,是因為根本不知道如何著手,全校連一個普通班學生都不認識的我竟然要成立社團,誰會來報名?無可奈何,則是打從心底知道這事必定得做,而且一定會成就。

神的預備奇妙,2011年八月,我被轉派擔任資源班教師,且承接該學年特教組愛心小天使志願服務的工作;同時,加上高中部生命教育開課,我以兼課的方式到高中部任教生命教育。當我向學生透露成立喜信志工社的消息,便有普通班學生主動前來,願意幫忙找同學連署成立社團。

於是,二林高中喜信志工社於2011年9月正式成立,至今(2014年)已滿三年。

四.推動──「該」做、「能」做、「想」做

工作上,做「該做、能做、想做的事」,是給自己的座右銘。該,應該做的本分,就算再怎麼不喜歡不願意,還是得掉著眼淚咬牙忍耐完成;能,做我能力範圍內的事,只要能力所及時間許可,能做的就把握機會參與不錯過;想,是我個人小小的夢想與期待,但因為是個人想望,放在最後一位。

從2011年擔任高中生命教育課程教師至今,因課綱中有「哲學與人生」、「宗教與人生」以及「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議題,因而有機會向全校高中部的學生談論真理的存在、分享我的生命成長,甚至有機會談及自己從偽裝聖靈到得聖靈的過程,或是邀請他們到真耶穌教會來體驗、認識信仰。

成立喜信社,讓我有機會將特殊教育的本分工作,結合營隊所學、信仰觀念應用在社團帶領,擁有一批優質的高中部志工一同推動特教宣導工作,並且有更多的機會與高中部學生相處。

擔任喜信志工社指導老師,以及任教高中部生命教育課程,是神讓我將「該做、能做、想做的事」三者結合在同一件工作上的奇妙預備。那是該做的宣道本分、神要求我放下一切不得不順服的任務,也是我能力所及(以我現階段的教師角色可以完成的事),更是我長久以來想要邀請學生到營隊的「夢想」。這一切來自神的賜予,讓我倍感安慰。尤其是看見神的同工,賞賜聖靈給學生時,總有登高一呼「感謝主、耶和華以勒」的衝動!

五.現況與願景

擔任高中生命教育教師至今,已向全校高中部三個年級共12個班級,見證過聖靈的存在、求聖靈的過程,因此,上過生命教育課程的學生,在參與營隊中看見靈言禱告時並不會太陌生,當他們看見和他們一起帶營隊的同儕得聖靈時,也會同時印證老師在課堂上分享的信仰是真實的。

這幾年,自己最大的突破與成長是,當課程進行到宗教與人生議題時,原本會擔心「只」分享自己的信仰,會讓學生有傳教的感覺,好像應該要各種宗教都提到才是客觀;但是現在,卻已對「傳教」的說法釋懷。我會向學生如此解釋:「這是經過自己親自摸索體驗、並且認同的信仰;對某些同學而言,必然會感到不舒服,但我只是分享我尋找信仰的這段歷程。也歡迎、期待同學在課堂或課後討論分享你的信仰之路,倘若透過我的經歷,能夠刺激大家願意在宗教議題上更深入客觀地思考、比較,藉此建立你自己的觀點,甚至找到你自己認同的人生觀,我的分享便已達成任務。」

若非神的一再磨練考驗,我也沒有這般的勇氣,能夠勇敢地在眾人面前表明自己是基督徒的身分、坦承分享自己充滿痛苦懊悔的成長經歷,讓學生在我的生命故事裡,看見神的恩典、聖靈的存在,與恩典的痕跡。

成立喜信志工社三年來,社團學生平均都是二十五人左右,但因著喜信志工社學生的邀請,參與教會營隊的學生,常是跨社團、跨年級報名參加,因此,二林高中目前曾經參與營隊的學生已達一百人次以上,得聖靈人數共十位,有兩位聖靈感動。由於目前長期穩定能夠提供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的營隊場次,仍是集中在蕭執事帶領的嘉義地區,對二林地區的學生而言,要參與教會營隊,首先要克服的,便是離家遠、車程往返時間長、交通費用高等問題。深盼未來中部地區也能有類似性質──提供高中生志願服務機會的營隊,讓校園宣道工作更廣闊地延伸發展。

課堂上,我總是告訴孩子:「生命面前,我們都是學生,沒有人是老師。」不論是喜信志工社,或是學校生命教育課程,我都願意在我的生命裡,持續地求神引導,接受、順服、學習神在我生命各個階段裡安排的「真正的生命教育課程」。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