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關於孝順,他們是這樣做的 ◎撰文/c.y. ◎期數:449期 ◎2015.02號

隨著年紀的增長及所遇到的一些生活困境,才會去認識原本沒有機會深聊的弟兄姊妹,並且從中學習他們的生活智慧,也因而發掘他們是這樣誠心誠意在遵守道理。孝行對他們而言是最簡單不過的陪伴及飲食照料,然而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在這忙碌的社會中卻顯得彌足珍貴。

這源自於我的公公是個未信主的八十五歲老翁,因為一次重感冒轉變成肺炎住院,後來也導致他的腦部循環缺氧。自從復原出院後,雖然身體機能已漸恢復,但是眼神渙散,加上他原本就有耳背的現象,又不願佩戴助聽器,缺乏外界刺激,所以失憶的情形更加嚴重。活動力減緩、食慾不佳,每次都只有吃一點點就說飽了,或是將菜肉咀嚼後就吐出來,為此,針對他可能是牙齒或口腔不好的問題,也積極帶他看牙醫做假牙,然而情況改善有限。家人都非常擔心他是否有腹中積滯、營養不良等問題,我們除了上網Google相關資訊也別無他法!

一次在準備愛餐的時候,聽到阿傑嫂分享他們夫妻如何照顧與他們同住的高齡婆婆,並提供一個老人家營養不至失衡的方法。她描述到阿傑兄去找鄉下人家所飼養的放山雞或是早起去買新鮮的魚、蛋、當季的菜蔬,熬煮數小時成為營養的高湯,並且分裝成小包裝,然後放進冷凍。依婆婆每日的食量,予以解凍作成拌飯或拌麵給她吃。老人家像小孩需要半哄半騙的陪伴,一頓飯吃下來至少需要一至二小時,但夫妻倆並不以此為苦差事,反倒甘心樂意去服侍一個慢性病纏身、脾氣又不好的老人家,這需要多大的耐心與愛心啊!若不是做兒女的感念老人家在他們小時為他們辛勞付出的心意及遵行神的道理,不然在現今冷漠的社會中,有遺棄父母,甚而對簿公堂的人也不在少數,兩者成了很大的對比。更了不起的是,阿傑嫂是媳婦,是別人家的女兒,卻願意為了先生,一起擔負照顧婆婆居家生活的種種,不僅和顏悅色,也未曾聽到她有任何的抱怨,真是難能可貴。

相形之下,也看見一些人,娶了妻之後,從此對娘家的事務不聞不問,對岳父、丈母娘比陌生人還生疏,大喇喇推說距離遠、嫌原生家庭環境髒亂不適合小孩回去探望……,斷然拒絕與娘家有密切的往來,似乎所娶的另一半是他的附屬品一般,與婚前苦苦追求的熱情判若兩人,有這樣大的反差,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我們應該期勉自己,不管是自己或是另一半的父母,都應負照顧之責,不因自己的私心有所分別,畢竟自己日後也會有兒女,也會有老的一天,將心比心,難道老人家養大及栽培一個配偶給我們當依靠,不值得我們敬重與付出關懷嗎?

當然我也看見許多主內的弟兄姊妹,對於另一半的父母真心付出,有的因為自己的父母已過世,對另一半的父母卻比自己的親生兒女還用心,甚至還將其接來同住,每日噓寒問暖,生病就醫接送,餵湯餵藥、把屎把尿的,還讓人誤以為是兒子或女兒的身分,也不是有什麼企圖,心中坦蕩的情懷,著實令人動容。

對於不能住在一起的長者,有對夫妻幾乎每個月就會回娘家看一看,看看慢性病的老人家是否有按時服藥、巡視家裡的電器開關功能是否正常,出門代步的工具,包括機油、剎車、輪胎等的檢視。有一回浴室的門壞了,老人家急就章地處理,也無法關起,這位女婿就自掏腰包買水泥土、連接片,DIY修理完善;遇到緊急事情,年邁的岳父還會電話遙控,交代要辦妥的事項……。種種的景況,說明了老人的依賴及年輕人的耐煩,都需要彼此的扶助及尊重。

對於沒有共同信仰的婆媳而言,孝順對已信主的媳婦而言,更顯艱鉅了。因為傳統信仰認為,不拜祖先牌位就是不孝的觀念根深柢固,使得信主的小親,角色很是尷尬,尤其在與公婆同住的時光,小親的內心是多麼煎熬啊!她只能靠主走過那段晦暗低潮的時期。平時得聽婆婆有意無意的影射信奉基督教的人死後沒人祭拜,是個孤魂野鬼,並吹噓她的神明有多麼靈驗。明明知道媳婦是基督徒,卻會有意無意將拜拜的食物參雜,在周六要小親幫忙家務或帶其就醫拿藥,讓小親夫妻無暇去遵守安息聖日。小親也漸漸看出婆婆的伎倆,但為了顧及家庭的和諧,她並不戳破,仍認真扮演好媳婦的角色和該盡的責任,只是始終得不到婆婆的歡心,婆婆總是對有著相同信仰並且認為死後會祭拜她的小嬸更加疼愛,為此小親心中也是有股淡淡的遺憾,但是為了神,為了這份信仰,她知道要忍耐,因為忍耐會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五4-5)。

經過數十年向神交託與人為努力之後,小親的婆婆也慢慢學會尊重她的信仰,尤其在婆婆生病手術的時候,兒子媳婦同心為她老人家禱告,求神開路,讓她有勇氣去面對。藉由那段時日的照料,婆婆明白到昔日俗諺:「不孝媳婦三頓燒,有孝女兒半路搖」的道理,加上年紀已漸漸老邁更需要兒媳的照顧,即使信仰不同,也不會講出像以往咒詛自己的媳婦,或是財產只要分給拜他們祖先牌位的人諸如此類的話。小親夫妻倆根本不在意老人家一時的氣話,反倒更是在日常生活起居上予以補足,該付出的絕對不會少,小親夫妻知道活著時盡力陪伴服事老人家,好比「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的道理。常帶著罹患慢性病的老人家抽血、就醫、拿藥,還會利用星期假日,帶他們倆老遊山玩水。人是感情的動物,小親也漸漸感受到,其實婆婆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婦人,她的心地也是非常善良單純的。現在的婆婆對小親而言,不再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反倒是像媽媽般的需要,有種密不可分的親情在裡頭,真的很奇妙。在每日的禱告中,小親總是求神能恩待公婆、揀選他們,全家能共沐主恩這才是真美好,不是嗎?求主垂憐!

行孝要及時,因為我們都不知明日的生命將會如何?有一位弟兄在北部工作,但每個假日就會回來探望他的父母。幾次發現他常在下午的安息日聚會來去匆匆,不明究裡的人,或許會覺得他似乎不怎麼看重聖日,對他多少有些誤解。直到後來才知道,他是帶他年邁未信的老爸去就醫,因為醫院看診的人數不同,候診時間也不定,所以才會遲到,有時甚至午餐也來不及吃,就趕來守聖日。這讓我想到這位弟兄是位真信徒──實實在在的在奉養照顧他的親人,而不是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反觀我們是否也常常承接宗教上的遺傳,卻忽略神要我們真正愛人的道理?如何去打破這個窠臼,就有賴於我們真心實意的從孝與順開始吧!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