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以基督的心為心的第一個例子:保羅 ◎撰文/黎為昇 ◎期數:455期 ◎2015.08號

經文進度:腓立比書二章17-21節

當保羅勸勉腓立比教會的同靈以基督的心行出順服之道,並道出三個原則,即第一、順服的情境必須一致;第二、順服的動力應該是神在內心運行時所立的決志;第三、順服的表露是禁得起時間與空間的考驗。之後,保羅便提出幾個以基督的心為心的例子,其中包括保羅自己本身、提摩太、以及以巴弗提這三個例子。

保羅自己甘願為奠祭




首先,在第17節中,保羅一開始就用一個加強語氣的連接詞「至少,甚至」,來表達如果他能與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在信心的獻祭與事奉上有分,好像過去在獻祭時,祭司將酒澆在祭物之上一樣,那他的付出是值得的,是充滿喜樂的。

關於「澆奠」的意思,2是指在宗教慶典或儀式的行動中倒上液體的供物(通常是酒),有助燃與助香味的作用,例如當摩西吩咐祭司為以色列人整體每日獻上燔祭時,便要他們一同獻上醇酒為奠祭(民二十八6-7)。雖然這字在《提摩太後書》指的是他即將殉道而離世(提後四6);但在此處經文裡,應該與殉道無關,因為之前保羅說他即將活著離開牢獄,來到腓立比與他們同住(腓一24-25)。因此,此處的「奠祭」是指著,若腓立比教會的信徒,願意將他們信心的獻祭與事奉,如同祭司獻上燔祭一樣地獻上給神,也就是指上文第15至16節裡,他們若能在這彎曲悖逆的世代中,做光明之子而持守生命之道一事,那他自己要為以基督的心行出順服之道作榜樣,在腓立比信徒的事奉上,成為有助燃與助香味作用的「奠祭」。

保羅在前文第16節之所以說:「我不會跑入虛空,也不會勞苦入虛空」,乃是因為若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能做光明之子而持守生命之道,這樣,至少在他有生之年,可以親眼見到腓立比教會信仰的長進,讓他可以為此喜樂。另一方面,第17節中的「我與∼一起喜樂」的意思,是與某人在一起處於喜悅的狀態。故當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信心長進之際,他們也可因為神喜悅他們所做的一切,而得到從聖靈而來的喜樂,如此保羅便與他們一同共享屬靈之樂。

第18節中,保羅又命令他們要喜樂,因為當一個人在獻祭與事奉之中,尤其「在彎曲與已被扭曲的世代中」,要成為光明之子更為艱難,然而若是符合神旨意的事,我們可以大膽地向神要求擁有一顆喜樂的心。因此保羅是用命令式「你們要喜樂」來表達這是一種要對方順服命令的意念,如同「你們要孝順父母」或「你們要彼此相愛」一樣的口吻。關於「你們要喜樂」這點,筆者將於第三章再給予更多的說明。
保羅以基督的心為心差遣提摩太



接著,保羅以差提摩太來腓立比教會這事,來說明他是如何地以基督的心為心。

第19節中,保羅提及他差派提摩太到腓立比教會去的目的,除了之前保羅認為藉著提摩太到訪,腓立比人會因知道保羅的現況,而更有助於他們福音事工的推展(腓一12-14);另一方面,保羅也希望透過提摩太,知道腓立比教會目前的現況如何,更清楚地說,是要知道當他們看見保羅所寫的書信之後,對他所勸勉之事的反應情況。

激勵」的意思,是給予某人支持、信心或希望,因而使他或她得著喜悅,並帶有從憂慮中得釋放的意涵。保羅盼望不久的將來,能從提摩太口中聽見腓立比教會的好消息,也就是他們能以基督的心為心行事,接受之前他在上文所提出的忠告與勸勉(腓一27-二18),包括他們能夠化解彼此的紛爭、除去自私與虛榮的惡念、同心同意面對福音的敵人、在這彎曲悖逆的世代中,做光明之子而持守生命之道……等,以致於他能夠從這些好消息而得著鼓勵,使他能從對教會的擔憂中得著釋放。

保羅提及他要「在主耶穌裡」差派提摩太,意味這事並不是他憑一時衝動所做的決定,而是保羅將他的情感、理智放下,在深度與主契合之下所做的決定,而這決定或許不是保羅的初衷,但他卻將他的意願與計畫,在以耶穌基督的主權為依歸之下修正。

第20節的「同心」,這字在新約中僅出現一次,意思是與某人有相同的心思、態度或看法;而「關切」一字,意指基於憂慮可能發生的危險或厄運,而急切地去關心某人或某事。保羅之所以差派提摩太去腓立比,應是保羅認為他身邊的同工,只有提摩太會與他有一樣的看法,能出於真誠去關切腓立比教會。這或許是因為當初是提摩太與保羅一同到腓立比城建立教會,所以比別人更能夠了解保羅關切腓立比教會的心腸與看法。

第21節保羅提及當時身邊所剩下的同工,僅有提摩太比較能夠為主的工放棄自己。保羅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若是提摩太能繼續留在他身邊,一定對他有相當的幫助。然而,保羅為了腓立比教會的需要,即使他與提摩太彼此的關係情同父子,仍以順服基督的心為心,甘願選擇放棄一個能貼心照顧他、能實質幫助他的好同工,這也是身為一個事奉工人所需要的「捨己」精神。

保羅說「因為這所有的人尋求他們自己的事」,此處的「所有的人」之前有加上複數的定冠詞「這(the)」,表示指的是他周圍特定的某一群人;接著「尋求」一字的意思,是指為了某人試著獲得某物。換句話說,保羅周圍這班人,他們事奉的原因可能只是要做可以獲得滿足自己感覺、理性、與意願的事。言下之意即是:除了提摩太以外,沒有人願意為了主耶穌做與腓立比教會有關的事,這也是保羅感到遺憾的一點。

結論


總而言之,保羅為我們豎立一個以基督的心為心的模範,也就是主耶穌所命令跟從他的人,必須要有「捨己」的精神(可八34)。所謂「捨己」,就是不再注意到自己,拒絕將自己原來的感覺、想法或決定,帶入我們所關心的事,也只有如此,才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既然是「跟隨主」,就失去原本擁有的「主導權」,藉著聖靈體會主耶穌的感覺、了解祂的想法,順從因聖靈感動下所做的決定,像保羅為了腓立比教會,選擇放棄提摩太在身邊服事他一樣。


參考書目:

原文聖經部分

1.希臘文聖經Nestle-Aland 27th edition,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Stuttgart 2001.

希臘文字典部分與文法部分

1.Arndt, W., Danker, F. W., & Bauer, W. (2000).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Kittel, G., Bromiley, G. W., & Friedrich, G. (Eds.). (1964–).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3.Louw, J. P., &Nida, E. A. (1996).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electronic ed. of the 2nd edition.).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4.Newman, B. M., Jr. (1993). A Concise Greek-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Stuttgart, Germany: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United Bible Societies.

5.Swanson, J. (1997). Dictionary of Biblical Languages with Semantic Domains : Greek (New Testament) (electronic ed.). Oak Harbor: Logos Research Systems, Inc.

6.J. Gresham Machen, 呂榮輝、戴紹曾譯,《新約希臘文》(第四版),高雄:聖光神學院,1983。


註:

1.筆者為了忠於原文,所引用的經文均直接從Nestle-Aland 第27版希臘文聖經與BHS希伯來聖經直譯為中文,因此筆者所譯出的經文便忽略中文的流暢與文雅。

2.本文的字義皆出於希臘文原文字典,書目請參見本文末所列的參考書目。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