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聖餐禮 ◎撰文/英文原著/Boaz•譯/Gracie ◎期數:453期 ◎2015.06號

聖禮的定義:是由主耶穌親自設立,並吩咐使徒去實行;當人按理領受,便得蒙恩典。而其外在物質層面必須完全符合聖經,以體現屬靈的意義。真耶穌教會有三項聖禮(洗禮、洗腳禮和聖餐禮),完全根據基督和使徒的教導。

聖餐禮包含兩個部分。保羅提到杯,是指「同領基督的寶血」,而餅,則指「同領基督的身體。」(林前十16),希臘原文具有「與之團契」、「參與和共享」的意義。以「主的晚餐」意指聖餐,僅在《哥林多前書》十一章20節出現過一次,其他說法,如「主的筵席」(林前十21)和「聖餐」(路二十二17、19;林前十一24)。有些人認為,「擘餅」(徒二42、46,二十7、11)大概是指同時領受聖餐與平時所享用的愛餐(彼後二13;猶12)。

由來


聖餐的設立(太二十六17-30;可十四12-26;路二十二1-23;林前十一23-25)在耶穌受難的前一晚,被通稱為「最後的晚餐」之夜。有人認為「最後的晚餐」可能是猶太人的逾越節晚餐,是在摩西時代由神設立的(出十二1-14;民九1-5)。最後的晚餐是不是逾越節晚餐,仍有很大的爭議,然而聖餐設立於逾越節期間,是大家公認的(路二十二17)。

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林前五7)。在逾越節期間設立聖餐,凸顯耶穌的受苦和代死。在逾越節宰殺羔羊,是為了拯救神的子民免於與埃及長子一同被殺。滅命的天使越過全部有血作記號的房子。藉羔羊的犧牲,得到平安與救贖。同樣的道理,耶穌的死使我們脫離死亡的網羅。

耶穌的肉和血


耶穌講述聖餐的話語,記錄在三卷福音書,因此毫無疑問的,餅和杯真是祂的肉和祂的血(太二十六26-29;可十四22-24;路二十二19-20)。保羅證實他直接從主領受聖餐的教導(林前十一23),他與哥林多教會分享的內容,基本上是重複講述基督對聖餐的教導(林前十一24-25)。基督的話和保羅的教導,兩者完全一致。

換句話說,能準確了解耶穌的教導,對福音書的作者和使徒從來不成問題。然而,第一世紀之後,特別在所有的使徒過世後,教會對聖餐真理的了解,開始出現嚴重的問題。因聖靈離開教會,不同派別的思想迅速竄起,對聖餐產生複雜的解釋,而使人難以理解主耶穌教訓的精意。這些分歧的概念包括「變質說」和「同質說」。

「變質說」是羅馬天主教的神學概念,指「餅和酒」在物質上改變成基督的肉和血,即使其元素保持不變。「同質說」是由馬丁路德發起的概念,他相信基督的肉和血,真正存在於餅和酒中。然而,物質的餅和酒,實際上並沒有改變成基督的肉和血。

顯然在教會的歷史,試圖解開聖餐的奧祕,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那麼,我們又如何解釋呢?從物質和眼見而言,餅和杯(葡萄汁)在祝謝後,保持不變,但在靈裡,餅和杯已是耶穌的身體和寶血。真耶穌教會和其他教派的觀點,關鍵區別源於對聖靈工作的認識:「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我們的觀點,在於聖靈使餅和葡萄汁改變。沒有聖靈的同在,就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唯有在靈裡,這些普通的物質才成為基督的肉和血。

當我們相信,並完全遵照聖經的教導而行,我們讓聖靈運行;因此,藉著我們親身領受聖餐,祂賜給我們屬靈的生命。這可以用洗禮的例子,作類比的說明。洗禮時,水仍然是物質的水,然而,因為聖靈的同在,堅守聖經洗禮的方式,水中的寶血使罪得赦免。關鍵是聖靈的同在,當人嚴格遵守聖經的教導執行聖禮時,使其達到必要的屬靈效果。

領受耶穌的肉與血


我們信主之後,得著了新生命;領受基督的肉和血,也得著永恆的生命。然而,只有靠聖靈的工作,才能使生命從暫時延續到永恆。

關鍵是,在等待主的再臨期間,我們必須在主裡保守聖潔,以回應聖靈的工作。這樣做,我們的生命在肉體死亡後,仍得以延續。靠著聖靈的幫助保守在主裡,我們將在末日復活得永生(約六53-57)。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約六54)。

領受聖餐也使我們能在主裡──「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約六56)。這種關係包含三個部分:

1.聖經告訴我們,是耶穌把祂的生命賜給我們。事實上,這生命的賜予和成長,是藉助於聖靈來完成,就是當我們領受祂的肉和血時,我們與基督不可分割的關係,就體現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的生命就是基督的生命。

2.藉著領受聖餐,耶穌養活了我們。我們靠祂活著,因為祂活在我們裡面(約六57-58)。透過在內住的聖靈不斷地工作,心中持守真理,我們的生命就能不斷地得到滋養和活力。

3.對我們而言,領受聖餐,是我們有意識地選擇住在主裡面。要住在祂裡面,我們必須持守真理,進而促進聖靈內住在我們生命裡(約十五7)。就本質而言,在生活的各個層面活出真理,就如同基督在這個世界上活出祂的生命一樣。

聖餐的意義


聖餐是要我們不住地紀念基督的死。我們必須記住兩個關鍵層面。一是基督以祂無條件的犧牲表明了祂的大愛(羅五6-11)。祂的受難並非僅僅是肉體的死(太十六21,二十28;約十二23-25),而是在祂背負人的罪的同時,祂也經歷被神離棄的極大痛苦(來二9)。如此的拯救大愛,遠超越任何人能償還報答。

第二個層面是,既然知道祂這麼心甘情願為我們的罪死,我們應該關注如何為祂而活,而不是為自己活。明白了耶穌無條件的犧牲,應該成為內在的動力泉源,使我們這些真正敬畏又立志在祂裡面的人,願意遵行祂旨意,忠心服事祂。我們當像保羅一樣,在真理和聖靈裡領受聖餐,要比以前更振奮,更主動自我突破成長,達到祂對我們和祂的教會所定的神聖目標(參:加二20-21)。

那麼,領受聖餐真正目的是什麼?保羅在給哥林多教會的信中,簡潔而有力地宣稱:「我們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26)。這個永恆的提醒,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要我們向不信的世界傳福音。在教會聖工的長串名單上,傳福音總為首要之務,沒有任何事務可以取而代之。在任何情況下,教會必須專一傳講基督的救贖與交付教會的全備福音。

誰不准領受?


祝謝之後的聖餐,是基督的肉和血,成聖的餅是主的靈體(林前十一24)。基督的身體是教會,因這一事實,那些未受洗的人,既然不屬基督的身體,自然無資格共享這餅。耶穌也說,這杯是用祂的血所立的新約(林前十一25),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免(太二十六28)。對於未受洗的人,罪仍未得赦,因此不能領受聖餐。

此外,領受聖餐賦予人永恆的生命(約六54)。唯有與基督同復活的人,才可能得到。當一個人接受正確的洗禮,因聖靈同在,他已從屬靈的死亡復活(羅六3-5,八11)。在基督犧牲的前提下,鼓勵未受洗的人領聖餐,是矛盾的做法,因為他根本還沒決定在基督裡接受正確的洗禮。

嚴肅是聖禮最恰當的氛圍,尤其是紀念基督犧牲大愛的聖禮。參加的人必須自我省察,由此更表明不能以輕率隨意的態度領受。根據保羅的教導,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林前十一27)。在領受之前,認罪悔改,以免神的憤怒臨到我們身上。哥林多的例子可作為嚴厲的警告──有些人生病,甚至死亡,因為他們藐視聖餐(林前十一30)。

根據上述保羅的教導,教會不讓那些犯死罪的人領聖餐是符合經訓的。犯死罪的人,已經與基督的生命隔離,也離開祂的身體(教會)。我們讓一個選擇了背棄基督的人,分享基督的肉和血,這樣做對嗎?這無疑是把基督的肉和血當作平常(來十29),而且不敬重基督的犧牲,在神眼中這是褻瀆。

結論


領受聖餐,超越了禮儀的外在物質層面。我們在聖靈裡面分享基督的血和肉,所賜予的生命是永恆的,只給那些在教會裡面的人。那些藉著洗禮歸入基督身體的人(加三27),已從屬靈的死裡復活,他們已從黑暗的世界遷到光明的國度,他們完全從罪惡的轄制下得釋放。因此,他們有資格領受聖餐,分享基督的生命。

領受聖餐的人,對主的回報,不應僅侷限於感恩。對於所有被拯救免於滅亡的人,他們在世的生活,必須完全回應神對個人和教會整體的旨意。這意味著在個人層面上,立志為神過聖潔的生活,忠心服事,始終是我們的首要工作。就教會整體而言,無論在任何景況,我們應重視肢體之間的團契,使我們都能裝飾整齊,直到主來;當我們在主裡享受主內一家的團契之愛,必能吸引人們親近主,自然而然地把福音傳到世界各角落,使我們能回報基督大愛於萬一。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