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愛恨一念間 ◎撰文/英文原著/Boaz•譯者John Lin(MH) ◎期數:412期 ◎2012.01號

約瑟的故事是《創世記》裡頭所記載的眾多焦點之一,該故事的發展相當值得我們關注。尤其在處理個人的悲傷和痛苦,我們可以從約瑟的故事學到許多的教訓。最重要的是,它教導我們明白人的心思意念是多麼容易受到影響而改變。從中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在一個可以令人接受的行為和一個會帶給他人痛苦的行為之間,那所相隔的,往往只是一條薄薄的細線;一個人在這兩個行為之間做出選擇的關鍵,是在乎他當時的心理狀況。

該故事的情節發展是以約瑟的一生和命運作為中心。它以約瑟遭受不平等的對待為開場白,而這是因為他向父親雅各報告他一些兄長的不是(創三十七2)。另外,他父親對他特別的愛,並沒有促進約瑟與兄長之間的關係(創三十七3)。或許,在已經不被信任之時,約瑟不應該向家人透露他的夢。這反而成為他兄長們更難以接受他的事實。雖然,他所做的事本身並沒有錯誤;但若從後見之明的角度來看,他在處理他的兄長對他不友善的反應上,顯出他的不成熟。

兄長們對約瑟的恨


約瑟的兄長們失去了理智,是一件相當令人困擾的事。在《創世記》中有一個觀點不斷地被重述著,那就是兄長們對約瑟的恨(創三十七4、5、8)。這個恨意是怎麼出現的呢?從整個事件來看,這恨意不過就是血氣之慾的結果。血氣之慾所指的就是這些兄長們讓心中的惡毒有脫韁成長的機會,讓它加劇地行於控制之外。而這個異常的惡毒,因著約瑟向他父親的報告,明顯地在他兄長們的邪惡行動中顯明出來。兄長們不但沒有感謝約瑟提醒他們所做的錯事,反而允許他們那錯誤的心態來敵對約瑟。

至此之後,他們就再不能客觀的來思想彼此間的關係或者看待約瑟。他們無法和睦地與約瑟交談,而這一點證實了他們處在所懷的恨意的支配之下(創三十七4);無論約瑟說什麼都換來兄長們相當的蔑視(創三十七8);而他們彼此之間應當有的手足情誼也蕩然無存。約瑟向他們所做的每一個良善的動作都只造成他們關係進一步的惡化。因著父親的命令,他不辭辛苦地尋找他兄長們的行蹤(創三十七14),卻使得他們更怒視約瑟。因著這樣的心理狀態,他們失去了理智,看不見約瑟向他們所存的愛。

他的兄長們最後將約瑟賣到了埃及(創三十七28)。對今天的我們而言,這似乎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兄弟之間怎麼會以毀滅他們自己的人來做為最後的結局呢?可見他們內心所經歷的混亂一定是相當難以抵擋的,以至於他們最後被驅使去同謀殺害他(創三十七18),甚至對於約瑟當時在他們手裡所受的極大痛苦都視若無睹(創四十二21)。這樣可恥的事件發生在神所揀選的家庭裡實在是令人悲嘆,也因此我們或許會有理由來質問:神的子民被期待要對彼此表現出的關心和關懷在哪裡呢?

有時候,或許和這相同但是比較沒有那麼犀利的問題,也會發生在現今的教會裡。信徒間的小誤解常常演變成不間斷的爭執,進而對教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也不是罕見的事。細心的分析這個狀況可以揭露出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多半的時候,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確切地問題,其實是在於鬥爭中那些人的心,受到自耍詭計的欺騙,造成他們行出不合理的動作。這樣的情事,在一個人的靈程處於低潮時,尤其真實;他可能會因此走上岔路,並且相信自己的情緒超過任何其他的事情。

約瑟的掙扎


我們很難想像約瑟在被賣為奴隸之後的心理狀況。當他在波提乏的家裡時,聖經沒有提及他的掙扎。《創世記》只有談到主在他身上的同工(創三十九2)。然而,雖然神與他同在,他心裡的悲痛仍然很明顯。故事寫出了約瑟,身為一個凡人,掙扎於如何面對兄長向他所行的惡。約瑟被賣的悲傷,清楚地記載於他為酒政解夢、迫切的懇求酒政、要酒政在他復職之時紀念他(創四十14)。

即便在約瑟權勢高升後,他的掙扎仍舊持續著。這一點可以從他為他的長子所取的名字裡看出來。他的長子名叫瑪拿西,其意思是「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創四十一51)。這個名字的意思大聲的說出了他內心的掙扎,他一定一直很努力地試著要忘記過去,但是並沒有功效。實際上,一旦心受了傷,要將它醫治是相當困難的;即使是最舊的傷口,也很容易因著任何的事和每一件事而被打開來。

外在實體的動作無法簡單地撫平約瑟的傷痛。而和這樣的苦痛一起生活著,會創造出一個折磨人的存在狀態;無需任何具體的原因,它便會不時地浮到表面上。當心靈無法找到永久的安息、無法遠離那不時重現又令人苦悶的經驗時,痛苦便可能加劇。似乎可以看見的是,約瑟那從神而來的特殊解夢恩賜、他手上管理埃及上下的權柄,以及神與他的同在都沒有能夠減輕他心裡的痛苦。

約瑟勝過自己


要逃離這樣令人痛苦的情況,需要的不只是向神獻上禱告。身為一個如此敬虔的人,約瑟一定在禱告中毫無保留的向主敞開他的心。他對神的敬畏保守了他的心,使他的心能在祂的同在和帶領中與神的原則保持一致。他也沒有因被迫為奴,而犯罪得罪神(創三十九9)。在當下他可能不明白為什麼他要經歷這樣的苦痛,但是他沒有因此背棄神。這是約瑟力量的來源,是從神而來的,這使得他能夠得勝了難以克服的處境。

帶著這顆敬畏神的心,在他第一次見到他的兄長的時候,他想起了曾經做過的夢(創四十二9)。他一定曾經花時間並且努力地思想他的夢,和他所經歷的嚴峻考驗之間的關聯,而他也一定從中得到了相當的明白。他現在了解他生命的目的,和他一直被要求要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就某方面而言,他也從其中得到了他需要用來面對他的兄長們的力量。

很肯定的一件事情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就是約瑟見到他的兄長們的時候,他是能夠展開報復的。假若約瑟當時允許讓他的情緒掌控他的處境的話,我們不難猜想結果會是如何。然而,他的動作一直是順服於他對神的那分敬畏(創四十二18),和他對神的旨意的了解。雖然這麼說,但是這不表示他對他的兄長們的感受有緩和下來。事實上,當他終於向他們表露自己的身分的時候,他的感受變得比先前都還要強烈(創四十五3),而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努力想要消除的心態。

當一個人內在的自我從劇變的情緒裡解放出來的時候,心就變得清澈,然後可以轉向看見主那屬天的旨意。約瑟並沒有忘記他的兄長對他所做的惡事。儘管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見到他的兄長們,他們賣他的動作(創四十五4)在他的腦海裡依舊如新。然而,這個故事最激勵人的部分是,在這時刻,約瑟已經不再被兄長們過往對他所作的惡所傷害;他已經從被不公義對待的模子裡釋放出來了。他已經跑出了那痛苦的隧道和極深的幽暗,而進入到那平安的境界和安慰人的光中。

毫無疑問的,在經過了這麼一段漫長的時光,神的旨意才全然地顯明於約瑟的生命中。但是當明白之後,它化解了所有的差異並且撫平了約瑟所遭受的苦痛;他的心也在靈性上得以被雕塑起來。自此之後,神的旨意在約瑟的生命裡佔居中心位置,也成為了約瑟唯一所懇求的事。他全然地明白了神對他和他家人所存的良善:「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創四十五7)

約瑟修補關係的工作


因著這樣的明白(詩一○五17),約瑟了解他被交託了一個空前、重要的歷史任務。然而,他仍舊被賦予修補他和他兄長的關係的重要責任。其實處裡整個事件的權力仍是握在約瑟手中,因為他是埃及的宰相;然而,若不是因為有神,他也不可能成為現今的這個人(創四十五8),是神讓他成為全埃及的主(創四十五9);為了百姓的好處,約瑟不過是一個用來成就神的工作的器皿──就是神老早已策劃好的工作。

約瑟把他對神的旨意的了解付諸於行動中;他身處於一個可以將現狀變得更好的位置。他可以選擇按著血氣行事、嚴厲地向他的兄長們報復,或者他可以選擇將自己順服在主那大能的手之下,謙卑的行出祂的旨意。然而,為了能夠為全然救贖的工作立下榜樣,他首先必須要再度懷抱他的兄長們。即便這件事的起因是由於他那品性不端的兄長,而非約瑟他自己,但只有如此行,他才能夠重新建立起他那已被在殘酷中所撕裂的家庭。

修補他們的關係是治療約瑟所受的傷的最好良藥。就受害者的部分,神那愛的力量能夠在困難的環境中蔓延開來。然而,這樣的果效還是取決於愛的實踐。在約瑟揭開他真實的身分之後,他對他兄長們所採取的行動是敬畏神的:他以願意親近的表現,實際地表露出他的接納(創四十五4),向他們展現了兄弟之情(創四十五15)。為了向他們擔保他的愛,他不嫌麻煩地告訴他們主在他身上的旨意(創四十五4)。他答應奉養並且照顧他們(創四十五11);他給他們埃及地的美物和最好的地來居住(創四十五18,參:四十七6)。

這是這個故事裡頭非常感人的一幕,它描繪著從修補的關係中洋溢出來的喜樂和安慰,而這足以溫暖著世世代代得以知道這個故事的人的心。這一幕和約瑟的兄長們在他父家時對他所做的事成為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創三十七)。約瑟扭轉了這恨意的惡流,以愛填滿他們的生命,並且以善報惡,為這個家庭再次建立了一個得以在和平裡穩定成長的基礎。在未來幾年的饑荒中,他們將能夠享受主的恩典。

約瑟對他兄長們的愛並不只是存在於當時的情境裡,也不是短暫的。在他的父親死後,他仍然繼續向他們保證他曾經給過他們的承諾(創五十17);他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創五十21)。這表示他已經全然地原諒他們向他所做的過錯。由於他得以清楚明白神在他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他的家庭關係完全地修復了。他從來沒有在任何時間點中取代神的地位,而他生命裡的每一天都充滿著敬畏神的態度,並且在他一生中都可以看得見。

結論


約瑟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生命並不是關乎我們擁有什麼、我們的身分地位如何,或者記得別人以前如何對待我們;這跟我們身處何處無關。反而,意味深遠地,它是關於敬畏神並且了解祂的旨意──這是我們生命的目的。不愉快的衝突和有時候令人難受的驚訝,總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所以,如果我們要知道該如何度過這些問題的話,緊緊地抓住這生命的目的將變得更為必要。以敬畏的心靈持續地尋求明白神的道路,將使我們在不確定中確保我們一個安全的航行。

一旦神的目的在我們中間顯明出來,其壓力和苦痛便很自然地減輕,而我們的心靈將會被導向一個敬虔的方向,也會被塑造來跟隨神的旨意,並且不再聽從個人性格的控制。身雖處在衝突的情境裡,活出神的話的慾望,以及愛神和愛人的慾望將會變得更加強烈。這也會提供我們所需的動力來緩和不好的感受,甚至是仇恨。愛的行動能正面地改變人的心態和互動模式,它將會在神的家裡激起更多的愛和關懷。

然而,這是一個大多數人覺得非常難以實踐的。人們將自己關在欄裡、留連於過去的情緒和記憶中。如果過去沒有被妥善的處裡,個人和靈性的成長將會被扼殺,而這可能會使得信仰團體的成長窒息。我們要明白,問題的重點不在於能否忘掉過去,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靠著意志力來達成這一點。只有來自於神的力量可以勝過這一切,並且消除過去的影響。只有這樣,一個痛苦的過去便會成為一個讓我們獻上感謝的理由──感恩我們今日仍然站住,並且享受著神的恩典。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